第 2 节 分手复盘——这段感情错了,还是我错了?(第1页)

和婚姻不一样,谈恋爱没有法律保护,分手也不会有「分手证书」——一切都只是两个人之间无形的约定。

有一些小情侣可以在打打闹闹分分合合无数次后,每次哄一哄关系就和好了;也有一些人一旦提出分手就是「最终宣判」,难再回头。

因此在面临分手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很困惑,无法判断对方是真的那么决绝,还是留有余地,自己可以再努力努力?

这一篇专栏文章主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如何判断对方是否真的决心分手?如何判断过去的这一段关系是否值得我们拯救?

一、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想分手?

经常听到有情感导师提到什么「假性分手」「真性分手」,这可能让你很疑惑:分手还有真假之分吗?

其实「假性分手」和「真性分手」只是大众流行语,并不是什么严谨的专业名词。考虑到大家的阅读习惯,我在这里就继续沿用这两个流行名词。

所谓的「假性分手」和「真性分手」,最常见的区别在于动机——「分手之于前者是手段,之于后者是目的」。

1. 假性分手

所谓的「假性分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方对你,以及你们的关系是有期待的——他的动机是利用「分手」作为筹码,来换取关系中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常见的比如: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希望用分手这一剂「猛药」换来你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想通过「离开你」作为惩罚让你向他低头,或者配合和满足他的某个要求。

假性分手的常见表现有这些:

  • 提分手的时候情绪比较激动,会说比较明显的「反话」「气话」或者「丧气话」;
  • 分手后多少会有一些试探性行为——比如会主动找借口和你说话,并且流露出情绪和怨念;
  • 情绪波动比较大——比如在社交网络发表伤春悲秋的动态,把你拉黑过一阵又把你从黑名单放出来。

这些做法往往是因为当事人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通过「极端」的方式引起你的注意,想让你低个头,主动把问题解决掉。尽管做法很幼稚,但只要双方都对关系还有期待,关系就不会真的结束。

如果你初步判断对方提出的分手属于这类「假性分手」,那么不要随便去「断联」或者「冷处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