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风走在路口遇到一个熟人,他迫不及待打听谢春风以前的事,想不到他们没有谈到一起,原因自然是调动工作的事。熟人说是谢春风的责任,他一听恼火起来,哪里是我的责任,分明是他们搞阴谋诡计不想把我当回事。当初成立报社时,很多人都想进去,谢春风也想去,以前他写过小说,进报社搞副刊绰绰有余,可是人家不想让他进,不是不花钱而是他有名气,让他去广播电台。如果说以前他写小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到广播电台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误人子弟。
谢春同为了进报社托朋友送上几万元,当他兴高采烈报到时,负责人说他妹妹想来。当时他妹妹在电视台,据说县级市电视台可能要砍掉,他妹妹自然想进报社。谢春风是明白人,当时就说让你妹妹来吧我先不进了。就这样,他花钱没办成事,以后没有写作能力的人也进了报社,有人问谢春风有本事的能进报社你为什么不能进?谢春风只好说我是没本事的。
熟人先是冷嘲热讽,说写网络小说没意义没有人承认,拿一个奖多神气,谢春风听了恼火你拿来一个奖试试。显而易见,熟人是嘲笑谢春风,看到他写网小说而自己不能写羡慕嫉妒恨,便冷嘲热讽,想不到谢春风没给了好脸色,也嘲笑他。回忆过去,谢春风恨不得吃了坏他的人,同时他也恨所有害他的人,一个充满正义充满善良的人就这样被他们的羡慕嫉妒恨害了,他能不恨他们吗?其实谢春风所在地这些所谓的文人他们没有写出成果的,除了谢春风有成果,他们什么也没有,可是就是这样没有成果人他们嘲笑谢春风,嘲笑他没有代表作,因为他们工作都比谢春风好,谢春风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被他们承认。要说谢春风够倒霉的,他一从部队返回便受到压制,本来小城市是没有作家的,可是有文化馆,文化局,他们构成城市文化。刚刚从部队返回的谢春风也找人联系一下,可是没有位置,一个罗卜一个坑,文化局没有坑,没有位置,谢春风只能与普通人一样分配到基层。
基层是一个小企业,刚刚分配的谢春风没有位置,跟车当装卸工,每天跑外很是辛苦。家里没有人做饭,只好向领导提出换工作,当了营业员,本来这是开心的工作,上着班,挣着工资,偶尔还有稿费,谢春风知足常乐。恰巧这时遇到从单位调走的老领导,把他调到商业局写商业志,按理这是学以致用,偏偏他不喜欢。说是写商业志,其实就是天天混点上班,混点下班。谢春风每天提心吊胆,在邻居同前不敢说三道四,不敢议论纷纷,好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