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生活其实是支多彩的花(五)(第1页)

秦木兰出生在新疆的喀什,父亲的老家在山东,初中毕业上了地区卫校,快毕业时,赶上了部队到卫校招兵。来招兵的是一位四十左右的解放军,老师叫他马政委。马政委在他们班转了一圈,点了几个人谈话,都是班上的美女。人们就疑惑,这是招兵啊,还是选美?政委哼哼着,既招兵又选美。

马政委是南疆军区野战医院的,这个医院在边防上,环境恶劣,条件简陋,每年分来的大学生要不了两年就想方设法调走,调不走的也不安心。医院党委把拴心留人作为一件重要的大事来抓。马政委跟他们一班常委讲,实话说,这条件年轻人是不能接受。靠什么拴心啊?我的同志们!你们想想!开动脑筋使劲想,想得大便干燥,我负责。有人提议加工资。马政委说全军工资都一样,你加了你就犯错误,再说加工资我哪来的钱啊?有人提议,对想调走的,就顶着。马政委说,你们来当这个政委试试,调令都是上级政治机关开来的,是命令我能不执行吗?又有人提议,来我们这儿干的,就让他们跟当地老百姓结婚,地方妇联已经多次来做工作了。政委一拍大腿说,这是个办法,但一转念又说,还不行,这些医生大部分都不愿意。政治处主任说,不如在当地招一批护士,全是漂亮的,让他们参军,那些医生跟这些当地的护士一结婚,心也就拴住了。最后常委会议定,就这么办。

一个医院没有权力决定招兵,尤其招来的护士全是干部编制,他们更没有权力作主,必须军区同意才行。马政委在报告上用了大量文字说明这样做的伟大意义,结果从分部到南疆军区,再到新疆军区,直至兰州军区,一路过关斩将全部通过,给了他们十个指标。

马政委带着一批人马到阿克苏、喀什、叶城、库尔勒等地区卫生学校广泛征选,当地很是轰动,有权有势的人纷纷找马政委开后门。马政委强调,他招的不是关系兵,是条件兵,身高必须在一米六十五以上,长相标致,能歌善舞。来到喀什,找了几个小美女一一谈话,又拿下几个,最后看她们演出,那几个人中就有秦英。秦英唱了首《金梭和银梭》,跳了一个自编的反映产房护士工作场面的独舞,这是她参加学校文艺汇报演出的节目,马政委他们一行一致通过把她录取到部队来。十个漂亮姑娘来到了部队医院,先是集训一个月,让她们补上新兵连生活。姑娘们刚进军营对排成一条线的洗脸盆、漱牙杯惊诧不已,“哇,这么整齐?”吃饭、起床不是吹号就是鸣哨,这些女孩又是惊诧,“吃饭还要吹哨排队啊?”排了队在队列里乱动,挨了训,下来哭着说,“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