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从思想工作者到心灵牧师(十一)(第1页)

金洲仓库主任面对女色的诱惑,在全军有没有典型性?两个人各抒己见。牛丽华认为,这是个好的新闻点,金洲是特区,地处拒腐防变的一线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线,两个一线很有份量。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团职主官身上,有鲜明的典型色彩。朱浩洋认为,解放军的部队大多在艰苦的边关山沟,女色一般不去诱惑,没有什么指导意思。

两人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金龙突然嚎叫一声,从床上挺起来,说“怎么搞得吗”。

这动静挺吓人的。这张金龙怎么这德行,一惊一乍的,就像他脸上的青春痘随时要咆哮一下,让人受不了。两人盯着张金龙,期待着他张口说话。

张金龙走到电视机前按了开关,电视画面闪了一下随及关闭。他再次倒在床上,进入状态。

牛丽华、朱浩洋两个人这才发现,电视一直播着新闻,声音很大,竟然也没有把他们吵着。牛丽华说:“我们这是对播音的不尊重。老朱你看那女播音员,口干舌躁的,她刚才那笑全冲你的。听说你们认识?”

“以前我们分部演出队转业干部,到电视混了个播音,现在特火,在省里也算是大腕了。这腕越大,离我们也就越远。以前见我还敬礼报告,有次我打电话给她,她竟然说,你是谁啊?印象不深,想不起来了。”接着朱浩洋说:“不过也不能怪人家,当时她转业时,我才是个小干事,打交道不多。”

牛丽华思维永远是跳跃的,带着你在主线上跑,当你走远时,他便将你拽回来。最后,他又将那篇军区总医院发明战创伤胶水的消息主动承包下来。朱浩洋说,老牛啊,我们只管写稿,版面上的事全是你的。牛丽华说,年底了版面紧张些,但凭老面子老关系,应该问题不大,军报的编委中有三个是我的铁杆,不是一年的关系了,每次到战区来,都是我接待的,根本不去军报记者站。有一次记者站的老王找我说,今后如果再有人来,一定跟他们讲一下,免得让人家笑话。

张金龙还在沉思中。牛丽华已经成竹在胸。朱浩洋思考着他的那篇通讯。

牛丽华到自己房间时操电话给报社打电话约版面。朱浩洋在自己的房间里都能听到牛丽华的嗓门,估计是给军报挂电话。

“是张总吗?下部队了?什么时候回来?谢谢。”接着还是牛丽华的声音,“王主编吗?我是小牛啊!金陵的小牛。身体还好吧?什么时候到我们战区来指导工作?你上次来了,我没陪好,下次来我一定抽时候全程陪同,苏锡常地区都走一遍。对,苏州变化很大啊!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