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野马行动(十)(第1页)

几个人分头工作,下午三点碰头研究。三个人各自揣着沉甸甸的果实坐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牛丽华梳理出了三十多个小故事,其中三条狗护主斗败野猪、三十次失败托起成功等故事可圈可点。张金龙已经跟那三条狗交上了朋友,用他的话讲,一见如故。朱浩洋在季红的情感挖掘上下了功夫,有一个细节有点耐人寻味。朱浩洋动情地说:“一个花季女人,谁没有七情六欲,谁不想花前月下的浪漫?季红她是个常人,也有情有欲。我问她,你休假时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你知道她怎么回答?她说,我每次探亲回到城市,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在电影院门口,看散场时的人流。同志们!这是为什么?大山寂寞啊!她在电影院门口看到一个场次的人,比她在大山里一年见到的人还多。她每次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她就激动得流泪。那她为什么还留在这个山沟呢?她说得好:为了山沟油库的自动化建设,为了能够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做一点贡献,她就没有白当一回兵。”说着朱浩洋稀嘘起来,众人都感动。

在一旁的政治处主任说:“我们这么长时间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典型呢?还是机关的同志水平高。”

不知是受季红事迹的感染,还是政治处主任一番抬举,张金龙很冲动,抢放头炮:“我看题目就叫‘女兵与狼狗’。”

“不雅。”牛丽华反对。“人跟狗往一起放,觉得别扭。老把人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上去引。”

“‘女兵’与‘狗’属于不对称排列,容易引起人们的想知道的欲望。我认为正是因为让它们别扭,说不定效果就出来了。比如电视上老放的‘送礼’广告,听着就别扭得要命,见他就烦,整天是送礼要送什么什么的。可是它的效果出来了,人家都知道有这么一种产品。”张金龙在心底大呼:反对无效。

朱浩洋说:“我看还是从科技兴军这方面起标题,这样可能更符合各大报纸的宣传方向,比如,‘适应战场需要,连连攻克野战油料现代管理与保障的难关”;或者把标题虚化一点,主标题‘寂寞也是如此美丽’,副标题为‘记某部女技术员季红’。”

“后一个好。”牛丽华赞同。“这样可以分几块写,写她的攻关,写她的情感,写她的奉献。”

朱浩洋说:“这回由老牛执笔吧!不能好处都让我一个人占了。”

“不行,不行。你大手笔,不能推辞。我主要还是保障。”牛丽华说:“需要什么尽管跟我提。”

“从这些素材来看,我觉得写五千字不成问题。”朱浩洋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