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药厂4 为什么(第1页)

我为什么14岁就进厂当工人了?为什么不上学而上班了?说起来有三个原因;一是文革的事,66年一来文革学校就停课闹革命了,俺所在的金郝庄完小,把老师都批斗了,挂上牌子,戴上高帽子,学生斗老师,有些捣蛋的学生就打老师,我们班就有一个叫老狗的学生往老师嘴里抹屎,教室的窗户都给砸了,冬天取暖把桌椅都烧了,学校不能上学了干啥去呢?说起上学,我真是少的可怜,说来你都不会相信,没上过学咋就后来当了记者和作家呢?没上过学咋就会在这儿写小说呢?要不说稀罕吗。我真得上学很少,一年级二年级是跟着爸爸妈妈在代湾念的,3年级是在姥姥家大十二里念的,四年级中期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才来金郝庄完小,来到就兴起文革,虽然到1968年进厂当工人时已是6年级,可实际上就是上了4年级学。你说是不是文盲?起码也得算半个文盲吧。本来这部书的名字想叫《从文盲到文人》,可老觉着太直白,这才叫了这个名字。二是因为家里穷,我兄弟4个,爸爸在公社里当时叫区里当财政助理,一个月的工资是23级36元,妈妈本来是有正式工作的,她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那时候爸爸在代湾区的粮管所当会计,妈妈在代湾邮电所里当话务员,可后来被下放了,1958年参加工作的一律下放,妈妈就失去了工作,失去工作后的妈妈就到代湾粮所里干临时工,当过过磅员,缝过麻袋,爸爸调到金郝庄区后她就跟着到金郝庄区的野村寨村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月工资20元钱,我兄弟4个加上奶奶共7口人,一个月的收入就这56元钱。我们家属于那种乡下的非农业人口,叫作吃节余的非农业人口。可以这么说吃饭就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虽然比当时的农民要好一些,但也好不那里去。我是老大,基本上没记得穿过自己的新衣服,我穿的大都是爸爸妈妈的衣服改做的,我穿了让二弟穿,二弟穿了再让三弟穿。家里穷所以一有招工的机会爸妈就让我上班了。14岁不够招工的年龄呀,咳,啥年龄不年龄的,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户口本,所有的户口都在区民政助理那儿的一个集体户口册上,民政助理给你开多大就是多大,爸爸是财政助理和民政助理在一个屋里办公,爸爸给那姓杨的大伯一说就办了,所以,我的真实年龄是14岁而参加工作的年龄就是18岁。这不我就早退了3年的休。

那时候招工都是有名额的,名额下达到各区和街道,那年金郝庄区下了三个指标,一个给了区革委会主任,一个给了造反派的头头,我这一个指标是戴帽下来的,也就是县劳动局直接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