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二色之争 37 起风波(第1页)

三十七、起风波

没想到,万万没有想到《二色之争》在《山东日报》编辑部引起了一场风波。

引起风波的第一责任应该在我,我不该因为心急,急着发稿,不该想弄个记者部和群工部双保险,把《二色之争》写好之后交给了阳山记者一份草稿另将一份抄写好的稿寄给了《山东日报》的群工部,《山东日报》规定通讯员的稿子投到群工部,群工部认为好的话就由他们签上意见推荐送到农业部、工商部、政教部等有关版面。

我是《山东日报》的重点通讯员,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或十佳业余记者,当《二色之争》稿子给了群工部之后立马就引起了群工部编辑的重视。别忘记了群工部也是要考核的,业务成绩的考核主要是以通讯员稿子的见报多少来定。所谓我的责任就是不应该给了阳山记者的同时再寄给群工部。这个阳山记者呢也是他妈的不懂事,我把稿子给他之后他略做修改就以他记者个人的名字发到了记者部,你说说那有这个理呀?我写的稿子给了你要求和你合作,你怎么能不署俺的名只署自已个人的名呢?他也是被考核逼的,别忘记了署上我的名就是两个人,一篇稿子他就只能算半篇的任务了,记者吃通讯员的稿是时有发生的事。

记者的稿子走记者部,记者部把稿子就报上去了,报社每天有编前会稿会,群工部报上来个通讯员的稿子《二色之争》,记者部也报上来个稿子《二色之争》,群工部的主任一下子就急了,说,你记者部的记者剽窃通讯员的稿子,违背报社记者不得在通讯员稿子上署名除非确实是和通讯员合作的稿子不得与通讯员合作署名,阳山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他不对就不对在本来是通讯员写的稿子而他去掉了通讯员的名字而据为已有,严格地讲就是瓢窃。

平时我知道阳山记者个人品质上有点差劲,但是为了工作又不敢得罪他,我们新闻科提出的口号是只要能宣传古渡不在乎署名,甘愿把稿子奉献给记者。我之所以称为风波就是因为这个事刮起了风也起了波,所谓刮起了风就是在报社里这事闹得风风雨雨的,阳山先是打电话找到我后是亲自跑到古渡来,叫上市委书记耿直还叫上了宣传部长无言,一派兴师问罪的样子,本来我不清楚是咋回事,一进招待所的房间一看那气氛就觉着不对劲,怎么了这是一个个的都噘着嘴绷着脸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我跟阳山打招呼他也不理我。无言部长说:“坐下吧。”我就坐下了。无言部长又说:“你说说咋回事吧。”我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北了。我问:“说什么呀?”无言部长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