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蒙阳红
据我的经验,基层的许多问题最终闹成官司乃至事件,往往与基层官员对某问题的基本认识有关,因为他们会出于某一认识而强硬执行,或视而不见乃至推诿扯皮,最终导致事态不断扩大,甚至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种情况,在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1.他们来抓我了
那天晚上11点多钟,我正准备睡觉,手机响了。
“徐老师,他们来抓我了,你要想法救我呀。”紧接着,手机里传来“哐哐”的敲门声,伴随着呼叫声:“李祥福开门,再不开门我们就不客气了!”然后,手机就没声音了。
是谁去抓李祥福?肯定是公安呀。公安为啥要抓李祥福呢?肯定是他犯法了。可是,他犯的什么法呢?我一整个晚上都反复地想。
第二天一早,我打电话给《大众日报·内参》编辑贾春国,贾春国说:“他妻子给我打电话来了,说今天上午就赶到济南,让咱们想办法救李祥福。”
“她说清楚是具体为什么事吗?”我问。
“还不是原来那些事吗,他把县里得罪了,县里能放过他?等他妻子来了听听情况再说吧。”贾春国说。
这事闹到这一步和我不能说没关系,我心里感到愧疚。这还得听我从头说起。
李祥福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就和农业打起交道,而且自学了不少农业科技知识,曾就读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果树专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土专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科技致富能手”,并创立“向阳红”石榴品牌。
提起向阳红石榴的由来,还有段小故事。那是1984年中秋节前的一天,一位农业专家无意中发现朋友自家种的石榴不错,便告诉了早有深交的李祥福。李祥福凭着多年的农技经验,感觉到这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品种。于是,他引种了五棵石榴树,第二年就结果了,而且果大色艳、粒大肉厚、汁多味甜,还不裂果。李祥福这个沂蒙汉子,随后对该品种潜心观察与栽培研究,直至其性状基本稳定,即十年后的1993年,一个石榴优良品种诞生了。
1994年,该县石榴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成立,李祥福出任中心主任,随即建立起育苗培育基地,并与当地林业生物育种中心开展技术合作,以及与村队合作发展示范基地,还聘请省果树研究所专家、教授做中心技术顾问。第二年,他又与省果树研究所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达成技术合作协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