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表扬稿 第五篇 李京堂 8(第1页)

放手发动群众难就变得不难

——“人生如歌”启示录“克难”篇之三

夏蔚镇连崮村的村民至今仍感慨不已,因为当年修路对他们的触动太大了。在这里原来几乎与世绝,好多人没有进过城,出趟山“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可一说修路人们的意见却发生了分歧,修是都同意修,可是把原先从村南进村的土路拓宽,还是从地势较低的村东把路修进村,前者由于地势高比后者要多花一半的钱,后者呢,可必须得经过村里的耕地。

公路该怎么修,让老百姓自己做主。这是李京堂在“村村通”工作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参与的主要办法之一。他带领交通局的同志和该乡镇的领导深入这个村进行现场办公,做了一番调查研究后他们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共同分析利弊,讲清修路不仅要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大家共同分析到,从村东修路,虽然省钱,可要占用6亩多耕地,6亩土地在平原不算什么,可对连崮村村民来说,比失去60亩土地还珍贵。最终他们选择了把从村南进村的土路拓宽的方案。采用这个方案要多花一部分钱,怎么办?当场又研究了一套方案,对于多花的钱也没有摊到贫困的群众身上,而是采取青年一个工顶20元钱,拉一车石料50元、一车沙子40元的顶账的办法,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个村的群众修路的积极性就这样发动起来了,一个村有了群众的积极性问题就迎刃而解,放之到全县是一个道理,为了更好地让全县人民最大积极性地参与到“村村通”工程上来,他们制定了全县农村公路总体规划,制定这样的总体规划是很花气力的,不仅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还需要深入细致的规划设计,更需要智慧和能力,刚接过交通局长的那前两个月里,李京堂就像深入到连崮村一样走遍了全县的乡乡镇镇,村村庄庄,每一条公路、土路、乡路、村路和想修路还没修的路影路、计划路他都走了个遍。整个沂水县的路网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一张地图,什么“辐射形、鱼刺形、蜘蛛网形、环形”交织在一起,为制定总体规划铺就了交通路网结构蓝图,他雄心勃勃,要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驻地为连接网点的树状公路网布局结构,达到村村通硬化路,实现以沂水县为起点与周边地区高速高效连接的立体大交通格局。

干什么就干出响声来,干什么就干出明堂来,李京堂从来不缺的就是雄心勃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