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科学发展,难就能够避免
——“人生如歌”启示录“克难”篇之四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名言不假思索时一般会认为富和路的关系是必然的因果关系,略加思索就会发现,修路不一定富,富也不一定是路带来的。其中的辩证关系非常值得玩味,李京堂在村村通工程中深入地思索了修路与与致富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的三个要素进行了科学地统筹兼顾。他提出了两句话,一句是:对百姓,解决最难的。也就是说站在百姓的角度,优先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把最需要的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修路干什么?最大的目的是是让群众说个好,受个益。深山里的,几辈子没出过山,没见过火车,没进过城的,先给他们把路修上。给那些上学翻山越岭,一个山沟过不去抓着绳索过的先修上桥。李京堂走遍沂水把这些最难的村找出来,一个一个优先安排修路建桥任务。
小崮头村的李士达告诉作者,他们村位于沙沟镇西北角在群山环抱之中,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因为出不去。得小病就死人,孩子根本没法上学,打一瓶酱油得走十几里河滩路,县里优先给他们村修上路,现在花7元钱坐上公共汽车就进城了。
再一句就是:对市场,先建能促进发展的。不久前,沂水旅游现象暨临沂旅游发展研讨会在沂河山庄如开。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报社、省旅游局、省市县领导、专家就“沂水现象”深入研讨,指出沂水是旅游业界崛起的一匹“黑马”。这是与大规模的修路建桥分不开的,与修路建桥要为开拓市场、开拓旅游资源先行的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的,哪个地方有市场潜力,哪个地方有旅游资源就为那个地方优先修路建桥。李京堂带领作者参观了“雪山彩虹谷”、“天上王府”、“天然地下画廊”等旅游景点,无不让人称奇,而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旅游景点大都是修路先行,景点被发现了,路很快就修过去了,而有的地方是先修路后又发现的景点。由于村村通的实现,沂水各乡镇先后建成了3处AAA级景区,两处AA级景区,今年以来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00万元。沂水镇和院东头乡先后被评为高级旅游明星乡镇,雪山彩虹谷、天然地下画廊、沂河山庄、沂蒙山旅游社被评为山东旅游细微服务达标企业,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和齐鲁晚报评为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
到沂水的景点旅游无处不让作者惊叹,这里的景点太美了,太有特点了,也太神奇了,驱车在那一条条硬化的通往各景点的山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