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出效益经营才能赢
——“人生如歌”启示录“发展”篇之二
改革的目的是让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东西退出去,让适应市场经济的东西赶进来,交通局这个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单位,最需要的是抓紧引进市场机制。而如何引进市场机制面临的的问题却特别突出,许多方面无法界定是市场化的呢?还是管理服务职能呢?李京堂皇的高明之处就是“能掺和的掺和,不能掺和的拨离。”说白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效益,交通局是个行政局,是政府行政的一个部分,可是所属的诺干个单位不可争辩的是公司,公司既是市场经济有法人资质的经营实体,摆事实正好这两者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引进市场经济既是改革的任务也是生存的必然性。实事求是地讲沂水县交通局在这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交通系统的前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全县村村通公路的愿望实现了,村村通客车怎么办?那么多条路需要那么多部车,靠国家出钱吗?靠交通局自已掏钱买?靠县财政?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怎么办?只有一条路走市场。怎么走?李京堂深入到客运公司,深入各基层站点,然后带着些多困惑走出去调查研究,学习外地经验,最后确定了股份合作制相似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营运办法。一招棋赢得满盘赢,全县安装了站点牌422个,站点棚101个,停车港湾10个,兴通全县城乡客运线路14条,营运客车219辆,改建成5个乡镇客运站,营运范围辐射到全县19个乡镇,同时,调整公交线路5条,公交车35台,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线路64条,延伸通车里数207公里,开通了集日班、隔日班等多种通车形式,这一经营方式,引进市场机制,迅速开成经济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
在实现村村客车的前提下,李京堂同样运用市场手段组建了3个出租车公司,新上了378辆出租车,不仅一举改变了沂水没有出租车三轮车一统天下的历史,搞出租车公司开始好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一是说小县城搞的什么出租车,一抬腿就出城了,没必要。有的说,小县城里有几个人能坐得过且过起出租车?出租车根本赚不出成本来。还有的说,上出租谁能花得起那么多钱卖车?结果完全出乎一般人的想象,出租车公司不仅挂牌了,而且营运起来了,现在的沂水县城里出租车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重新组建公交公司也是市场化运作的典范,公交车辆国有化改革摆上议事日程,公交车由过去分散无序的个人经营转变为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