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石老人,一步一个惊叹:真好!
了解石老人,一事一个感慨:生动!
思索石老人,一题一个醒悟:深刻!
站立在海滩上,遥望着站立在大海中的石老人,青岛市中韩街道办事处石老人社区党委书记曲孝琢说出一句诗文:泥沙淘尽留钢质。他说,石老人村社区的名字就来源于站立在海中的这尊很像一位老人的石头,多少万年的大浪把泥沙渐渐淘尽,山体后退,海滩延长,而久经磨砺的石老人仍巍然屹立,泥沙淘尽,尘埃洗净,显露出他的钢质。那钢质坚硬啊,那钢质骨气呀,这是多少万年风风雨雨洗礼出来的,这是多少万年惊涛骇浪冲刷出来的,石老人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曲孝琢说这话的时候,流露出的是自信、自豪、自尊,声音里带出的是激情,脸上显出的是坦率。石老人呀,他从远古的历史走来,他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他从国际大都市的青岛走来,走到我们面前,展示他的风采。
几天采访,有感颇多。先有四个假如,次有三个钦佩。
四个假如:在采访中,作者有很多的假如,实际假如也就是一种比较———形成事实的与没形成事实的进行比较,这样一来往往能够进一步认识被采访者价值意义。
第一个假如就是假如在城市高速发展中,一个原处城市边沿的村被扩充到城市的版图中了,也就是成了城中村。现实中有多少个城中村得以保留?有多少城中村没被城市吃掉?又有多少个城中村村尤在,人不散?就说石老人附近的那些村又怎样?不言而喻,太少了。这样假设一引申也就是说,假设石老人也像其他的城中村一样,地卖了,山卖了,海也卖了,村没了,人散了,被城市吃掉了,那么现在就已经不可能再成为都市农业的一个典型了,也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那么多业绩。成了空壳村,成了没有村的村,成了一个地名,一个公交车的站名。那将是一种多么可悲的事情,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就在你手上失去了,一辈子自责去吧。石老人没有被城市吃掉,反在城市的发展中发展了自已,保住了村,保住了地、山、海,保住了祖宗传下来的石老人,功绩呀!石老人的石老人们。
第二个假如就是假如石老人的决策者像有些村庄的“村官”一样,虽然保住青山、土地、海岸,但不思进取,只是守着原有的摊子,强调这困难那困难,思想上不解放,小富即安,自已捞些好处,谁管百姓如何。有些“村官”不是自己肥得像熊猫,群众痛苦一边抛吗?有些“村官”不是闭上眼睛就睡,张开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