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二色之争 搁浅了(第1页)

四十二、搁浅了

说没事真得没事。

事与愿违。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什么事原本你自己想得很好,可真到落实起来就不一定和你起初想的一样,就说这个《二色之争》的事就是典型的事与愿违,说没事真得没事,所谓没事就是和阳山记者之间没发生矛盾而是得到了他的谅解,阳山对于我没出证来证明他剽窃我的作品他表示感谢,而且专门给我来电话说:

“这事你处理的很好,到报社不找领导是对,如果找领导这事没事也成了有事了,直接找土老太从根上灭火的办法非常高明,只要土老太不盯着这事这事也就没人较真了。这个土老太就好较真,在报社哪个记者不拿通讯员的稿子?哪个记者不是要通讯员的稿子上署名?这老太老是跟我过不去。你去把情况给她说明了她也就不较真了。感谢你,伙计。我把稿子署上咱两的名,以合作的名誉发,记者部和群工部也都沟通了。”

这事既然这样处理了我认为稿子发是没没问题了,可又出了个事与愿违,所谓真得没事就是没事,这个真得没事就是最后稿子没有发出来,被编辑部枪毙了。

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好的稿子发不出来呢?开始我怀疑是因为群工部和记者闹矛盾的问题造成的,后来我才了解到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编委会对这个稿子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山东日报》总编室的副主任龙主任曾三次跟我通电话,第一次通电话询问一些文中的情况,核实一些数字呀,人名呀,基本事实呀,他说他认为这个稿子是个难得的好稿要在一版重磅推出并配发言论。接到这个电话高兴的我把水杯都摔了,当然是一种高兴的摔杯,那摔杯的声音让人兴奋,那是个用罐头瓶做的杯,吃完了那罐头里的水果把瓶子刷干净倒上水就成了水杯,这在当时是很时兴的。我摔那水杯的时候新闻科里的同事都在,他们都在写《重振‘小天津’雄风》的那组各自负责的稿子,听到我摔水杯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问科长有什么高兴的事呀?我就告诉他们《二色之争》要在《山东日报》的头版重磅推出还要配发言论。大家一起鼓掌,新闻科最大的高兴事莫过于发稿,发稿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激励。第二次通电话问的是你和记者的名字是记者署在前面还是通讯员署在前面,这个问题原来有些争议,说什么争议你也知道,说原创应该是你的,署名在前在后评奖时有讲究,他认为这个稿子肯定能获奖不然就不打电话征求意见了。我说那就把记者署在前面,我心里明白总编室肯定是想把记者放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