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在二药
农村有个王八坑,城里有个石生生。古渡人在评价耿直时都会用这两句来概括他的政绩。农村有个王八坑说得是我那个战友魏镇的马丁村利用废窑坑养甲鱼,进而发展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城里有个石生生说得是一个国营企业中药厂的工人创办起了一家私营企业中药厂。
那个年代,时间在1993年,耿直书记是1993年来古渡市的,他带着政工书记陈学、工业书记王得,宣传部长无言,组织部长陈西等从地区空降而来的,那届市委除了市长科学之外都是地区空降来的。
不能不说耿直是个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的人,不能不说耿直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也不能不说耿直是个标新立异的人,那个时候,那个年代能够大胆地提出发展私营经济,发展私营企业,明目张胆地支持私营企业那是需要智慧和胆量的。人们的思想解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一说私营就会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个时候好像资本主义就是犯罪,就是大逆不道,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那个时候的大帽子工厂还存在着,人人都可以制作帽子,人人也都可以往别人头上扣帽子。
那天白杨和我跟着耿直书记就去了石生生的第二红色中药厂,可以说那是古渡第一个敢于标榜私营企业的企业。说到这儿我得用现在的话说,如今发展成古渡主干企业成为省里的和全国的著名企业,那个石生生成了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又评上了全国劳模,没有当初耿直把他当成典型来抓,没有白杨和我策划当年的两色之争,没有白杨和我在耿直书记那儿的大力推荐,没有白杨和我向耿直书记建议把二药做为古渡改革的突破口,发动一场两色之争,哪有古渡二药和石生生的今天?
当时耿直书记就问我和白杨:“你们看这个典型能不能通过新闻报出去?报出去的话会引起什么反响?会不会由此引起古渡私营企业的大发展?”我知道耿直在问我和白杨的同时其实是他自己在问自己,我也知道耿直之所问这些问题他也有些拿不准,别忘了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正式提出大力发展私营,那个时候叫私营而不叫民营,一提私字那还是很忌讳的。想想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那真是太保守了,也太落后了,脑子里好像有瓶子浆糊似的迷糊的人就是醒不过来,好像是睡着了,天都亮了还睁不开眼看不见光。
我记着当时石生生在他那个小会客厅兼卧室里面对耿直书记吓得跟小鸡儿似的,大气不敢出,屁股在沙发上只坐半个腚,沏茶端水时那手不停地哆嗦。我想他当时认为市委书记是来问罪的,问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