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防空洞里的会议
搞新闻报道对于我来讲是一种传统,我爸爸就是一个新闻报道员,他经常向省广播电台和报刊投稿,中稿率还不低,我从部队复员回来后爸爸常鼓励我投稿,所以我越来越爱好,极大的爱好,在民间叫通讯员,要想获得通讯员资格就得多写稿多投稿还得多和宣传部新闻科以及报刊媒体联系,所以,我是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常客,新闻科长袁志连对我既热情又支持,有了稿子他能帮你修改,有了新闻线索他帮你谋划找角度。为了表现我的优势,为了在孙书记面前露露脸,我当着孙书记和李福江的面给袁志连科长打通了电话,我说:“喂,我是林青,袁科长,我有一个新闻线索你看看能报吧?”那时候没手机,家里能安装座机在古渡市里也没几家,袁科长是山师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积极上进,为人热情。他就回答“好呀,说说什么线索。”我看看孙书记,看看李福江,他两全都集中精力看着我,听我的电话。我的脑子很快,立马就想了个题目,我说:“古渡市煤建公司爆出新闻,研制成功一根火柴能点燃的蜂窝煤。”袁科长在电话那边立马就激动了,连声喊着“好新闻,好新闻。马上写,写出个草稿,明天我过去。”孙书记听到从电话里传来的话高兴的不得了,立马从我手里夺过电话对袁科长说:“我是孙安广呀,煤建公司的书记,欢迎你来呀,最好叫着部长来呀,到煤建来指点工作。”袁科长回答“好的。”
这下把事闹大了,第二天上午九点多一辆大上海轿车开进了煤建公司大院,金大爷威武地站在门岗迎接领导的到来。大上海轿车当时就比较豪华了,市里的领导能到基层也不是一句话,如果袁科长一个人来不可能坐大上海,能坐大上海的起码是副书记以上的人物,常委宣传部长坐的是吉普车,市长坐的是伏尔加,市委书记坐的才是桑他那呢。大上海的车笛一响,金大爷不敢问是谁找谁,赶忙去开大门。这个金大爷开开大门却站在路中央挡着路,司机便伸出头来吵了一句“你不想活了?”金大爷不说话也不躲开,直到副驾驶上的人下来对金大爷说好话,金大爷才离开,躲到一旁。那个从副驾驶位上下来的人就是袁志连,坐在司机后面的人就说“这才是基本礼貌,以后开车要讲礼貌,记住了?”司机立马就又伸出头对金大爷说了声“对不起。”
来公司的人除了袁科长外还有谁呢?说出来吓你一跳,一个是常委宣传部长宋英琴,一个是副书记组织部长阎奇峰,他们是俩口子,这故事就有讲的了,他俩口子怎么一起来了呢?是袁志连的功劳,当袁科长向宋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