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是不是一家(第1页)

门窗欲拿乔

花木却思乡

五湖四海的人们

可有一家亲的愿想?

——卷首诗

“姑娘,你想好了,这几个门窗质量真不错,这价格已经很低了。”闻叔以为新小孜发愁钱款,“要不,我再帮你们和装修队说说?”

“谢谢闻叔……他家的门窗再便宜,我也不能买!”

新小孜收好工人退来的钱,回头冷看夏棘青,却觉他的目光比毛毛虫的刺还让人难过!转身,大步离开。

“哟,这是不吃嗟来之食的意思?”夏棘青追着女孩儿的背影,喊了声。

闻叔没看夏棘青,转身回向门卫室,却叹息着,“一起住到新城,也算一家人呐。”

夏棘青看见了,只觉一丝尴尬刺入心里,拉起车窗,“谁要和她是一家?”

――

谭鸣声接到警情,到怡一苑陪筹建居委会负责人协调了广场舞嗓音扰民的问题,顺道前往仅隔一条路的雅一苑,找筹建居委负责人钱建峰商量小区法治宣传的事。

刚进小区,就看见新小孜用旧自行车载了一个大大的木箱,推着朝前,略一犹豫,赶了过去。

规划了两千多户的经适房小区与相邻的动迁小区不一样,住户们领房后,很多已开始装修,几乎每个楼道口可以见到被编织袋装好的建筑垃圾。

新小孜小心翼翼地绕过门口堆放的那些,加力将自行车推上坡道——东江新城考虑老、弱、病、残人员的需要,在楼房设计的细节处下了不少功夫,包括在有起伏的道口、每个楼道口增加了利于残疾车、轮椅、童车推行及老年人行走的坡道。

上了坡道,女孩儿回头,看小区绿化虽有部分落叶,但常青树木依然青翠,错落掩映着远近的住宅楼,不远处的休闲花园、木亭回廊中,已有入住的居民带着小狗、拎着鸟笼在其中散步,郁结在心中的忧虑渐渐淡下,想象着将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样子,悄悄笑了起来。

谭鸣声在绿化转角看着女孩儿,只见她面容在阳光下象镀了朦胧的淡金,忍不住跟着她的视线一起去看那些休闲绿化。

“新城已入户的小区,绿化面积都超过40%,每个小区的树植品种都不少,布局设计各有特色。”

“小谭警官?”新小孜看见迎面走来的谭鸣声,见他笑容暖胜秋阳,”您怎么知道?“

”呵呵,你忘了,我家原土动迁,将来也要住在这里。所以,打从第一个小区入户,我就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