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的心抵挡风雨的寒,塞翁的马载来感激。湿透的汗水聚在一起,高傲的小虫却无处安歇。”——卷首诗
冯堂晓在候车站边,向公交公司确认过情况,汇报了蒋区长。这边,樊丽华已紧急联络共建的旅游公司,抽调五辆大巴,赶到新城1路终点站临时接驳,无偿载送两百余位居民回家。
“谢谢你们,感激哦,还是咱们的党和政府好!”被樊丽华和小高优先搀扶上车的两位老人,站在车阶上,迟缓却真诚地回身,向混身湿透的几个人致谢。
无形中,居民们怨怼的心火熄灭了不少,大多数人开始按着引导,默默登车。那中年男人和几个年轻上班族落在末尾,凑说着小小的牢骚。另几位明显退了休的老人也没着急上车,撑了伞围在冯堂晓和樊丽华身边,提着新城建设与优化服务的想法。
“朋友们,这会儿,区府领导正带着各职能条线的力量奔走在基层。我跟着冯部长来东江新城,不仅要做好现场防汛工作,而且要代表区府,为大家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樊丽华把伞尽可能遮在老人们头上,半个身体暴露在伞外。风雨早已打湿她内外几层衣服,让这位区人大代表冷得有点哆嗦,却樊丽华的话语声,更加铿锵有力!
冯堂晓的身上也湿透了,示意拿着伞的小高去照顾上车的居民,“没错,樊部长同时也是对接东江新城的区人大代表,新城的建设她会时时配合区委、区人大、区府加强关注。你们放心,年底的公交增能已经是铁板钉钉,不仅会增加公交车辆、延长运营时间,而且还会增设一条线路直通北岸、方便大家的通勤和购物。今天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保证不再发生,刚才已经把共建旅游公司的电话留给了车站。如果短期还出现车辆抛锚的问题,可以随时联系、随时调车,不会再让大家冒雨、冒寒回不了家!”
车内、车外的居民,听到这些消息,被风雨湿透的身体和心思渐渐温暖起来。
中年男人停了和上班族的嘀咕,转身收伞上车,“那还有夜间急诊和儿科的医院呢?什么时候让我们,特别是老人、孩子不再大老远跑北岸啊?”
“有关医院的建设……”樊丽华知道南岸即将开设三甲分院。可她不能确保夜间急诊和儿科的开设,“我明天会把大家的呼声带到人大,由人大进行提议,尽可能让医疗服务能全面符合居民们的就医需求。”
“呵呵,樊代表,你不用提了。”冯堂晓笑起来,“昨天,我去市府开会,正巧遇着市委朱书记。他说上个月就接到市人大的调研意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