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培训后,新小孜还有最后一天调休,按着项葵生安排,到驻城点正式办理了离职交接手续,等待数日后接受社区治理网络信息督导员的培训。
夏棘青一条消息接一个语音电话联络新小孜,后来干脆开了房车,要接她去夏家别墅,与季陶然几人一起讨论“新城夜话”的定位与内容调整。
新小孜好奇夏棘青跑车换的房车,却不愿登上,“孵化中心没启动,我还没上岗,你也没申请成立民非组织,我们俩没建立合作关系。”
夏棘青咬着牙地笑,“要成立民非组织的条件你肯定上网收搜过了,现在算你提前进入角色、开始实践预习好不好?”
他将新小孜从共享单车上拉下来,轻推着她上了房车的副驾驶位。
打量房车之内,新小孜瞪大眼睛,“你!谁家房车这么布置的?”
夏棘青房车的后厢已被改装的别具一格——卧铺上铺放了十几件手工编织品、卡座与茶几上放置着不少纸制小用品,墙上挂着花篮与画框,窗边有形式各样的灯笼,地上还放着大小不同的盒子。
夏棘青得意一笑,索性拉了女孩儿去后厢参观。
先指地板上那些盒子,“这些收纳盒,是用废弃广告纸、包装纸、旧箱子制做的,可以放置不同类型的东西,这个可以放鞋子、那个放文具、小的那个包了花边的,可以放在桌上收容一些小用具,避免桌面凌乱、有时候东西不容易找,那个外包了布艺的,可以做纸巾盒。”
新小孜感觉有趣,一一拿起来翻看,感觉自己也能制作。
夏棘青再指墙上那些挂画,“这些,是用旧布片、旧彩纸做的,有的是布贴、有的是剪纸、有的用衍纸的技法。是我发布消息后,钱建峰小区的几位志愿者阿姨报了名,线上联络到的青年志愿者远程传授的技法。”
新小孜细看,只觉得种种技法亦是艺术,或简或繁、或雅或俗,妙趣横生的。
夏棘青拿起桌上摆放的小摆设,“这些也都是废旧饰品、丝巾做的,造型和做法上联系到外面的一个手工艺教师,至于做的人嘛,你猜猜看。”
新小孜轻轻的摇头,“猜不到,估计不是志愿者。”
“嗬,笨徒弟有自信,也能越来越聪明了!”夏棘青挑出一个漂亮的放在新小孜手中,“这个,是我姑奶奶做的。”
“夏奶奶?”新小孜看那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的摆件。
“没错啊,这些个,都是她老人家带着老朋友、老邻居们做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