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老师和学生(第1页)

新小孜结束两场企业的复试,也接到樊丽华通知,去区里参加培训。

和她一起去的,还有小翁及项葵生推荐的两个具备微信制作基础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小曹和小唐。

小翁和两个伙伴一路猜测着,这课堂是要学习“新城通”的增设功能,还是要分析交流“新城通”的典型案例。

新小孜一路地沉默。

她最近几次的面试比较顺利,甚至有企业负责人明显透露出录用的意向。如果她真被录用了、真要离开社区工作者岗位,再占用这样培训名额,就太不厚道了!

女孩儿不愿再纠结下去,决定此堂培训课结束,就放弃剩余可以调休的假期,直接办离辞职手续,以免白白占用其他培训机会。

进了课堂,主讲台前的老师主动与东江新城几位学员打着招呼。连小翁都认出了,他是常带着学生团队来东江新城调研的东江大学社会科学院杨晓翰教授。

迎着几位学员讶异的目光,杨晓翰促狭,“我平时带着学生到你们新城,都要让你们当编外老师,详细介绍新城的日常工作和服务情况,今天我也来上堂课,给你们当当编外老师,不然这心里不服气。”

小翁吐了吐*,“第一堂课就请来您这样的知名教授,难怪老项叔说这次的系列培训,份量够重的!”

“第一堂课?”新小孜吃惊,樊丽华可没告知她有系列课程。

“嗯,这次课程安排了两周时间呢。老项叔说是区里为建立多层级、立体化、系统化治理网络,强化基层社区青年智治实力,培育各社区的信息宣传专员。”小翁回应着,拉着新小孜和伙伴们走上阶梯,去寻找座位。

新小孜挑边角的座位坐了,放好背包,听到熟悉的声音。回头,就见谭鸣声坐来身后。

“谭大哥,你也参加培训吗?”

谭鸣声的目光始终如窗外冬阳一般温暖,“嗯。不过这次,我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真的?”小翁惊喜,“那你教我们什么?”

“警情大数据系统即将投入试用,为你们介绍项目设定与功能实现,同时,和你们互动分析与‘新城通’‘新城晓风’等社区治理、宣传平台的对接。”

新小孜自然地欣慰,可谭鸣声接下来的话,让她高高拎起了心弦。

“小孜,樊老师他们可能会在培训的后半部分邀请你们来当老师,分享建立社区工作宣传媒体的经验。我看到她预订的名单上有你,她也让我通知你:先认真听课,然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