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什么时候试唱咱们的歌曲,顺便试试我这套设备?”
季陶然一早乘了同学的车过来,不仅带来他惯用的贝斯,还运来一整套调音设备,就等着夏棘青一起开练,试试效果。
可夏棘青坐在沙发里,抱了笔记本电脑,对着茶几上的方案,皱了眉头在一边纸上写写画画,对早就跃跃欲试的练唱提不起兴趣。
“怎么?不放心现场效果?”季陶然把夏棘青摆放在客厅的电子琴推开一些,靠墙放下他的贝斯,过来看夏棘青在纸面上写的内容。
“嗯……这场活动,所有的环节、各处细节,我们应该都考虑到了。现场引导、调动得好,效果应该能出来。可男、女嘉宾人数到现在还是相差太多,我担心策划得再好,男女搭配比例失衡,会影响效果。”夏棘青用笔头敲击方案,“我们不能让这些漂亮又出色的‘网花’们落单,不然,怎么对得起人家?”
“青哥,那你还不让我参加?”大熊抱了他到东江后开始学习的吉它,郁闷地拨拉着几根弦,“我再胖,也是个男的。”
“就是,让大熊哥参加吧,他是挺可爱的‘网草’。”一段时间接触下来,苏香把憨厚的大熊看做了邻家阿哥,“了不起,把季陶然让出去,我和大熊哥搭伴参加活动。”
“少来!”季陶然挤开一点大熊,离苏香近点儿,“这活动配对是随机抽取,你以为想找谁就是谁?现在男、女嘉宾比例失衡,没准,你抽到个‘网花’!”
“那正好啊,我化妆成男的好了。”苏香高兴,“夏大哥,你有压舌帽和西装没有,借我一套。”
“你以为自己拍上海滩呢?”季陶然撵着苏香,“去,把你夏大哥写得那首歌再好好练练,别到时候要你带着队伍破冰,自己唱走偏了!”
“你们一边先唱着,我晚点儿。”夏棘青烦躁。
为避开固有的网上婚恋介绍模式,他费了几个月的心思筹备“一网缘来”栏目,希望结合微信线上、线下的优势,把这个品牌打起来,为“新城夜话”打开第一个系统化运营的项目。
可千计划万筹算,第一场活动就输在没有婚恋介绍行业的实际运作经验,忽略了网络平台上,男女征婚参与比例的不同。怪不得在市中心公园实地勘查那次,自己会被那么多父母、爷婆着急“拉郎配”,而线下几家婚介小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会盯紧了自己这样的对象——这些都证明:相对外貌、家境、就业、收入条件优势的男性,在婚介市场中的缺乏。
可两天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