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让小虫畏惧
固守小叶下的繁华
忘了新生的梦想
谁知等待出壳的孤岛
已演示阳光成长的模样
——卷首诗
“有啊,‘花样共享时’最近上线的消息不少,一条接着一条的!”小高晃着手机。
“是吗?”樊丽华有些紧张起来,难道小夏又发现很多区里没关注以的民生服务问题?眼看快到年底了,要是问题紧急,来不及应对,肯定会影响迁居群众迎接新年,那得赶紧反映、抓紧时间协调处理!不料忙了半天,手机没了电量,只能向小高借看。
“呐,给您。”小高将手机递给了樊丽华,手指其中的内容,“最近,‘花样共享时’微博里每天好几条推介,都是介绍北岸好吃的、好玩的,还有两个新奇古怪的娱乐项目。喏,有这个多层蹦池,还有这个刚出生宝宝的水下游泳馆,也不怕把人家孩子呛着了!”
“呵呵,是挺有意思。这里面最近没说新城什么问题吧?”樊丽华含着片饼干看着,眉头舒开。
“没有。”
不料樊丽华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怎么放弃关注新城了?
“谁知道?”小高又翻出‘花样共享时’一条微博消息,“哟,这家改良川菜馆倒是不错,还是在咱们南岸沿江,难得,他介绍到这边了。啧,这照片拍得,看着图片都让人感觉饿了!”
“嗯,‘毛毛虫’组稿水平是不错,推介图文编辑得挺老道!”樊丽华匆匆咽下最后一片饼干,拿起杯子漱口加灌水,“小高,你和小许他们几个,可以多学学他这个本事。”
“樊老师,让我们学他呀?”小高不理解加不服气,“我们日常宣传的是正式公务,和他那网站和微博性质不一样,怎么可能那么随性、自由地发挥?”
“你说的没错。可我感觉咱们文明宣传的影响力提不上去,方式、方法的确需要吸纳、创新。”樊丽华站起身来,整理背包,“咱们向群众开展宣传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行文正式,专业是挺专业,但形式有点古板。而随着宣传技术与手段的丰富,居民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忙累了,宁愿自己上网找碎片化的新闻信息,却越来越少地愿意关注市、区新闻与动态,所以咱们网站的阅读量一直上不去!”
“那也不能怪我们啊。”小高有点委屈,用手指搓着报纸边,“咱们跟着领导,跟踪各职能建设与工作落实,总不可能写成享用美食、开心娱乐的感觉!再说了,就算我们想丰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