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鸣声看着新小孜被反射光影照着,却只抬头瞪了几眼夏棘青,并没有多余的恼怒,心中一动。见夏棘青另一侧的位置还空着,他索性和所长报备一声,大步迈过去,坐下。
夏棘青被忽然坐到身边的谭鸣声吓了一跳,轻咳两声,将伸在阳光里的手腕收了回来,“哟,新城的法治‘明星’小谭警官也来了?”
谭鸣声迎着阳光,融融地微笑,“‘明星’我称不上。不过,一起参与新城服务,的确希望能让居民们心里满意。”
“呵呵,光说可不行,得看做得怎么样,居民们心里能喜欢多久、支持多久。”夏棘青看项葵生拿过了话筒,把身体拉直一些,“就象今天这场会议,一会儿得看,是不是能为居民们想出些实际的服务。要只是开个会、表个态、签个什么文书,那就没意思了。”
杨晓翰在旁听着,赞成,“没错,社区和驻区单位签共驻共建协议不希罕,关键得看在共同治理上如何发挥,是不是能真的有效服务居民。”
几个人不约而同都盯上了项葵生,让这位资深社区工作者莫名感觉有些发热,感觉被聚光灯照着一般,不由得暗暗紧张。
项葵生的开场白没有套话,干脆利落,直接说明:摆在各位负责人面前的共治协议与项目方案,需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在反复推敲、一致同意后,进行集体签署。
夏棘青这才细看手中的文书,发觉内容和项葵生说话一样,不见精妙高深的词句,但朴素踏实、简单明了,内容也表述得清晰——这里面,一是提到在座的单位或企业,虽工作地点在居民区之外,但其运营内容与新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希望能一起打破小区围墙的隔阂,安排力量走入居民区为住居百姓服务。服务形式、时间、频次自定,能发挥本单位或企业特长,使居民受益,或解决居民生活难题即是感激。二是,东江新城八个居民区里,已浮现出一些共性问题,如环境卫生、安全保障等,亦集中了一些共性需求,如老弱残困特殊人群的关爱扶助、住宅文明行为的宣传与引导等,不是尽一个单位或企业之能可完全落实解决的,需要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合心齐力、一步步地把问题解决了,需要满足了。
项葵生给在座的负责人们留足了阅读和讨论的时间,而后提前摆明了自家能够予以的报答,“大家为住户们开展服务,居民们肯定感激!人是有感觉、有感情的,企业或单位好不好,有没有使力,居民们清楚得很,那我们也可以做到——你援我也助!”
不止注意项葵生说话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