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有两位来客(第1页)

初冬,西南山县的天气几多变化,原是阴沉欲雪的天气一早转了多云。云层间透出明亮而温暖的阳光。从房车中看出去,县城的高低建筑与远山近峦、原野草甸一起变得明亮了不少,只是阳光被厚薄不一的云层时不时遮掩着,照着人们身上的光线时明时暗的。

“夏大哥,没有今天这个‘线上的大会诊’,我都不知道,咱们的‘新城夜话’这么受欢迎!”苏香听得开心,使劲掐着季陶然的胳膊,“你刚才认真听了没有?区里、街道、新城还有那么多居民,都说我们的‘新城夜话’不发展太可惜了!”

季陶然被她掐疼了,咧着嘴跳起来,去接苏师傅笑着递来的点心,“哪一次大学上课,我听得不比你认真呐?今天的分析基本到位了,既肯定了居民自媒体的发展,也指出了居民自媒体的短板。你夏大哥后面对‘新城夜话’的结构优化和运营调整肯定会加速升级。跟着学习的时候,你别象以前一样迷迷乎乎的,要么只想着赶紧编完信息了事、要么就是想着网上开栏目卖东西。今天你也看到了,一项成功的网络业务涉及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的资源整合与行动规划,哪一方面疏漏了,白白遭受委屈与损失。”

苏香苦了小脸,“你别老象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一样吓我!我现在也学着公益栏目策划的。你又不是教授,就喜欢长篇大论教育我!”

夏棘青明白季陶然言语里的意思,看他分来点心,冷吔,“你怎么拿定:我会对‘新城夜话’进行结构调整与运营优化?他们既然在‘线上大会诊’分析得这么到位,以后这个微信公众号就让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季陶然说的没错,区里在东江新城组织的这次“大会诊”,的确从他无意识创建公众号伊始,直到现在遇到发展障碍,相对全面地分析了居民自媒体存在的价值与优劣势。夏棘青感觉自己心里堵塞的淤泥被一路的行程渐渐拨除清洗后,最后那团子理不清、缠还乱的丝,应该已经被找着了不同的断头。如果接下来他能耐心细致地一一梳理,晰清公众号的运营思路、重新策划整体架构、优化和丰富栏目内容,应该已不是问题。

可是,他凭什么接受一个对自己公众号并没有管辖权的非正式集体的“会诊”?“新城通”是由区里支撑创建的公众号,比“新城夜话”功能周到、资源深厚、更能即时收听、整合、响应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可是,它不过也是个网络媒体平台,并非凌驾于自己“新城夜话”之上,今天老板哥似的对自己的网络业务开展分析指导算怎么回事?

在刚才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