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费科长发火(第1页)

见牛缺草对男女官员歧义语言似乎感兴趣,在周晓玲有事情出去之后,刘建国说,人人都说我和美女、才女周晓玲搭班子,有眼福、有艳福、有艳妇,是“书记乡长搭配,日日夜夜不累”。

也许是人心不足吧,我最佩服大庙乡的党委书记封家亭,大呆瓜一个,但是“痴人有痴福,泥胎住瓦屋”,摊上了大老粗美女乡长宋大梅。

去年秋天,全县开挖三麦田间一套沟工作现场观摩会上,宋大梅指着麦地的一套沟介绍说——

“……这件事情做得好,王书记表扬我们了……要说经验,当然第一条就是干部带头了……我和封书记两个人十天来没有回过一次自己的家,全是趴在这上面了(精力全用在这项工作上了),日日夜夜挖这道沟啊……大家看看,这沟里都挖出水来了……”

此次家乡行,彻底改变了一个人对牛缺草的态度。

高中一毕业,因为爸爸在公社任农水管理员,牛童就开始到公社工作了。

牛缺草上高中,牛童骑自行车看到时,说一声“我不下车了”,就刮风一般骑走了;后来,牛缺草在公社搞新闻报道,牛童骑车看到时,脚停止运动,表示要下车状;再后来,牛缺草在县一中做老师,牛童骑车看到时,不仅脚停止运动,表示要下车状,而且一只脚靠地拖一会了。

此次家乡行之后,牛童骑车看到牛缺草时,老远就下车,打招呼,关切问:“什么时候再到白果树去呀?让你大哥我有个接触领导的机会。”

此后,牛缺草去过几次白果树乡,因工作关系,他去见牛缺草,但是没人安排他上桌,因为人多。

新来的乡政府代理秘书小鲁告诉牛缺草:“牛童老大常常夸你。我也佩服你,你在报上发表的文章,我是字字句句拜读啊!”

继把大涧乡给的一条香烟送给冯杈之后,牛缺草又把大涧的稿子交给他。

几天后,市委机关报《淮水日报》就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出。

题目做得很醒目:《大涧乡廉政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字数超过八百;作者为——牛缺草、杨小彦。

那天早上上班后,陪小钱在剪报的牛缺草,心里乐滋滋的。

小钱羡慕地说:“你这头炮打得真响啊……杨小彦遇到你,真是有福气啊!”

小钱说,乡镇稿子上头版,位置又这样突出,字数又这样多,简直是神话,杨小彦这辈子也许只有这回了;到目前,我来宣传部一年,就是写全县稿子也没有上到这个位置;费梢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