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出现在主席台上,全场掌声雷动。
包正精神饱满地说:“各位秘书、各位新闻报道员——大家上午好!”
全场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包正动情地说:“和大家一样,我也是公社报道员、公社党委秘书出身……”
一句大实话,大家很惊讶,报之以雷鸣般的掌声。
包正继续说:“1975年7月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劳动,上过大河工,吃尽千般苦。
“因为会写写材料,先在大队里写,后到公社里写……
“和在座的冯杈冯同志、钟利民钟同志,还有牛缺草同志的早期经历啊,一模一样。”
几句大实话,拉近了台上和台下的距离,引来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接着,包正首先用自己以及结合冯杈、钟利民和牛缺草的事例,来说明乡镇和机关新闻报道员“地位最低、拿钱最少、做事最多、责任最大”的事实。
包正说:“二十年前,我就想到,公社里缺少个把副书记、副乡长,
“县直机关缺少个把副局长、副主任、副书记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但是啊,公社里,县直机关里,绝对不能缺少秘书和新闻报道员!”
全场群情振奋,一片沸腾。
接下来,包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地位低,来管的人却不少——
有“婆婆”下令,
有“公公”施压,
有“姑姑”闲话,
还有“小叔子”、甚至“大伯子”故意捣蛋……
我们做秘书、做新闻报道员的,就是“小媳妇”,在夹缝里求生存。
怎么办呢?一哭、二闹、三上吊啊?那样没出息!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有部代表作小说,叫《马丁·伊登》,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
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在一个纯属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
受到这位罗丝小姐的启发,马丁·伊登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
包正诚挚地说:“罗丝小姐说了千言无语,但有一句话,震撼了马丁·伊登。
“我告诉你们,也震撼了当时家里最穷、地位最低、自感没出路的我。
“现在我告诉你们,也让你们受到启发,这句话就是——
“‘一个有志向的人,他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环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