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中宣部点赞(第1页)

过了几天,王培来沂北采访,告诉牛缺草,说《“小江北”饮誉大上海》一稿写得好,受到中某中某宣传部阅评专家的赞誉。

牛缺草瞪大了眼睛,继而发现被骗,笑着说——

“小学时候,我学过一篇课文,叫《说谎的孩子》。到现在内容我还能背上来……说从前,有一个孩子在山上放羊,有一天,他大声喊:‘狼来啦,狼来啦……’”

王培笑着模仿牛缺草口吻说:“复印件来啦,复印件来啦……”说着,他变魔术一般,就把一份复印件从包中拿了出来。

牛缺草高兴极了,颤抖着双手接过两张A4纸复印件——

这是中宣部新闻局1999年4月5日第一百七十五期《新闻阅评》,赫然印着《报道个体经营者仲伟超诚实经商的动人事迹》这样的标题;

首页左上方印着“供领导同志参阅”的字样,末页印着“本期加发:长江省委宣传部长王甚、《新花日报》社总编辑郑洲”“报: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本部领导”等字样……

回过头来,牛缺草才认真地看了阅评全文——

《新花日报》3月25日刊登《“小江北”饮誉大上海》的通讯,报道在上海打工的长江沂北青年仲伟超诚实经商的动人事迹。

文章说,小仲于十年前到上海靠打工和做小买卖积累了一万元,以此为资金开设了“小江北旧货调剂商店”。

小仲本是高中毕业生,就业后仍订阅十余种报刊,学习政治、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经营中讲究诚实。

一次,一居民向他出售旧木床和供桌,并告诉他已有收旧货者估过价值八百七十元。

小仲看过后,发现两件均是老古董,其中供桌乃是明代物,他据实相告,出价四千六百元,货主极为惊讶。

又一次,小仲整理店员收购来的一只旧衣橱,发现内藏一只小皮箱,箱内有七万五千元存折及一些贵重物品。

由于经手收购者只记得出售者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不知道他的住址,小仲当即向所在地工商所报告。

工商所干部和小仲一起去银行查找失主地址后,随即赶赴失主家中,此时老人已经发现钱物丢失但又记不起原来放在那里,正急得发抖。

小仲诚实经商,赢得当地居民好感,声誉不胫而走,生意日渐兴隆,目前已开了几家分店。

小仲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平时捐资助学,乐于助人;去年水灾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