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决定逮捕你(第1页)

陆迎思感到非常为难,季节不等人,上级又催得紧,队长又开会去了,怎么办呢?

在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他受《人民日报》中一篇关于安徽省来安县委书记王业美带领农民搞生产责任制报道的启发,急中生智,他对大家说——

“我们搞分组干活,大家分两组,自由组合,两辆小手扶(拖拉机)、两头牛也分开;将来管理、收割、脱粒都分开,超产部分归小组所有。”

后来,被大家称作“民组”和“官组”的两个小组很快出现。

两组无形中开展竞赛,劳动效率得以充分提高,南湖一块面积很大的水稻田,计划七天插完秧,结果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吃了三天苦的“官组”成员纷纷向已经开会回来的队长“诉苦”,队长拍着桌子说:“乱弹琴,这不是闹分队吗!”

队长立即向大队书记回报,大队书记火冒三丈,嚷嚷道:“胆大包天,这是‘变相分队’啊!”

大队书记立即向公社党委书记回报这一“阶级斗争新动向”。

公社党委书记立即要“见识见识”陆迎思,说要看看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九只手”。

家属、亲戚都为陆迎思捏一把汗,陆迎思也百思不解,他把那张载有王业美报道的《人民日报》作为“尚方宝剑”,“佩戴”着去公社大院见党委书记。

一见面,公社党委书记劈头盖脸地批判他——

“你胆子不小啊,文革期间这里都没有闹分队,你还想闹文革吗?你死了这条心吧!现在,你必须悬崖勒马,不然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死无葬身之地啊!”

在终于有还口机会的时候,陆迎思小心翼翼地拿出了报纸,指给党委书记看,读给党委书记听。

没想到这么一指一读,更迎来党委书记的指着脑门数落——

“开玩笑,《人民日报》,我比你学得透!我们这里不是安徽,不是边远山区,也不是贫困落后地区,没有‘三靠’队,群众也没有丧失信心,不能搞什么‘包’这‘包’那!”

当天晚上,大队专门召开针对他的“说理斗争会”,他心乱如麻之际……

会上,一位残废军人流着眼泪说:“当年,东洋鬼子打伤了我的身子;现在,你陆迎思比东洋鬼子还厉害啊,挫伤我的心啊!”

有“秀才”称呼的大队会计振振有词地说:“闹分队,破坏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不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不牢固,我们贫下中农就要吃二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