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牛缺草带领《运河日报》社记者部主任高大洲来银都宾馆吃饭,结束时候,已到九点多了。
王淼私下约牛缺草去她家。
牛缺草说今晚喝多了,不舒服,回家休息。
王淼笑着说:“怪得喝酒时,男的不要说‘不会’,女的不要说‘不能’……我来例假,‘不能’了,人家就不来了。”
牛缺草笑着刮王淼的鼻子,说:“鼻子很细致,说话却很粗啊!”
王淼到家,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翻看牛缺草的日记。
1974年10月7日
昨天,公社通知每个大队来一名技术员到蒋园大队开“三水”(指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现场会。
大队临时叫我代开一下。我来到蒋园大队后,经邱守高介绍后,认识了鲍技术员。
鲍技术员中等身材,瘦巴巴的,脸是黑红黑红的。
他1957年完小毕业在家劳动一直到现在。
他去年搞了四床水浮莲,获得成功,受到县委、公社党委的表扬。
1974年10月8日
大队党支部决定我做“三水”技术员。
我情绪很高,心想:一定要把这“三水”工作做好,不辜负大队党支部的期望。
下午两点多钟,我步行十多华里来到蒋园大队,看他们怎么样搞。
到蒋园大队的“三水”育苗基地后,我见到了鲍技术员。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土专家”。
我第一次听说他、看到他,就是昨天在蒋园大队听公社革委会副主任邱守高说的。
现在,他带领大家挖了准备“三水”越冬的三十一个地窖子。
他说,这地窖子,宽三尺三,长一丈二,深一尺,地窖与地窖之间留的距离要大一些。
这时候,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光景了。
鲍技术员、文集大队一名技术员和我一起来到公社,在宿舍找到了邱守高。
邱守高的宿舍非常利索,最显眼的是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不少书,批林批孔和多种经营的书最多。
办公桌后放着一张大床,床上有洁白的蚊帐,床头放着一本小说《林海雪原》。
我腋下夹着一本小说《桐柏英雄》,准备到公社中学还给同学许新海的。
结果,邱守高要看,也被他拿在床上。
邱守高和我们谈了一会儿,就要求去“三水”育苗基地看一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