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寒冬一枝梅(第1页)

下午,丁稍带着牛缺草去手机店,花了五千一百五十元钱买了摩托罗拉“掌中宝”手机。

回报社后,牛缺草找到明天跟随观摩写稿的尤一梅,问她有什么报道计划。

她不假思索地说:“三天观摩,一天开会,按照惯例,其他记者都是发一篇三四百字的消息,就打发了。”

牛缺草笑着说:“这样不好吧?大活动要有大稿子啊……这次观摩,因为是市委副书记、沂北县委书记包正带队的,还有新来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狄确,说是来‘全程参加,了解市情’的,市《运河日报》上可以发大稿子。

“我计划一天发一篇通讯,一千五百字左右,一共发四篇,我们俩下车参观时交换意见,我上车时构思写稿子,观摩结束前,我写好稿子,你辛苦一下,拿到报社盖章,传一份给《运河日报》社,然后把底稿交给我们报社。”

尤一梅眼睛亮亮地望着牛缺草,激动地说:“以前,我看到报纸上你和别人并排署名,羡慕死了……我这次要跟你一起署名、出名,我高兴死啦!”

晚上,牛缺草去圆梦舞厅坐了坐,到王淼家门前转了转,口中念念有词——

“王淼啊王淼,现在我有了手机,和你联系更方便啦。你给我打电话了吗?你在省城怎么样啊?”

第二天早上的观摩,要求六点五十集中,迟到不等。

牛缺草计划五点半起身,谁知伍小亿把四点半看成五点半,吃过早饭才五点。

于是,昨晚入睡很迟的牛缺草又到床上睡了一觉,到六点二十了,伍小亿才喊醒他。

接下来,观摩时,跑步上下车,很是辛苦。

牛缺草和报社派来的记者尤一梅更辛苦,不仅要听,而且要记,更要思索。

牛缺草包里带着稿纸和吸满深色墨水的钢笔,上车有了闲暇时间,就拿出写几句。

第一天下午,牛缺草拟就的主标题是《寒冬里的阳春》,副标题是《——沂北县新项目观摩散记之一》。

通讯夹叙夹议,既有面上概括,又有点上描写,还有人物现场介绍和评介。

为使市报编辑相中,开有一段便是——

“两位市委常委的全程参加、八十多人的规模、为期三天的沂北县新项目观摩活动,于1月23日上午六点五十拉开大幕。”

下午五点多,暮色苍苍,河水亮亮。

尤一梅拿着写得满满的五页稿纸,看着副标题下“牛缺草、尤一梅”的署名,非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