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诗意的日子(第1页)

杨啸天强调说:“那么,我们校报的名字叫什么呢?功银主任说叫‘县一中报’,大家看怎么样?”

张岚烟随声附和说:“好啊,‘县一中’的简称,全县人民都知道,妇孺皆知啊!”

荣卫东念叨着“县一中报”好几遍,说:“感觉不合适……缺草老师,你看呢?”

牛缺草望望王功银,笑笑。

杨啸天也笑笑说:“都在讨论中,我也感觉不合适,就是不知道为什么?

“缺草老师说说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哟!”

牛缺草分析说:“‘县一中’都这么叫,张老师说得不错,叫‘县一中报’似乎可以……

“但是,报纸是要交流的,如果到了其他县呢……”

张岚烟不服气地说:“到了其他县也没什么,因为,在报头‘县一中报’几个大字下面还有小字,就是‘沂北县第一中学校报编辑部主办’……”

王功银若有所思,说:“岚烟你说的不对,还是小牛说得有道理,能在校报名称解决的问题,何必依赖其他呢……

“哎,用学校全称,那就叫‘沂北县第一中学报’吧?怎么样?”

大家正要说什么,牛缺草拿出准备好的一份报纸,说是同学寄来的。

大家一看,是沂南县第一中学办的校报,名称是《沂南一中报》。

牛缺草笑着说:“‘照着葫芦画个瓢’,我们也叫《沂北一中报》吧,怎么样啊?”

除了张岚烟说“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外,大家一致叫好。

第一个教师节,是牛缺草最得意的:

他建议的校报办起来了,应约写的朗诵诗《献给第一个教师节》,被推荐到全县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上朗诵……

邰国奋也想起来了,立即回自己的办公室找来了县文化馆编印的《教师节文艺材料汇编》,和牛缺草一起朗诵起来了——

献给第一个教师节(诗朗诵)

像松柏挺立,注目缓缓升起的一轮红日;

像万众肃立,注目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

我们哪无比激动,心海一浪高过一浪,注目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

过新年啊,合家团聚、欢腾;

逢“六一”啊,儿童雀跃、欣喜;

庆我们自己的第一个节日啊,

怎不注目,怎不激动无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