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如今这个时代,国家制度五花八门。
他们认定一个制度的正确性,便会在这个制度上一直探寻道路,直至毁灭。
无论对错,在探寻道路上,他们都是以国家为首要目标,只要可以让国家变得强大,就算是入侵抢掠,也在所不惜。
可是,这世上唯独有着这么一个奇怪的制度。
他们所奉行的不是国家利益主义,而是人民利益主义。
工人与农民,便是他们的核心力量。
以最开始的马克思指导思想,其影响力便是全世界,便是第一国际。
他说。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抛开理论上的历史局限性,他所渴望的世界发展,其必经之路定会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不会否决其他道路的正确性,因为每一个制度,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他们会保护自己国家的国民,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仅限于国家,那便是他们的局限性。’
‘在那未来的遥远,将会是更加庞大的世界格局,而我们所要走的,所要牵动的,是名为人类的这个超个体。’
这句话所描绘的未来图景,这一代人注定是看不见。
但捷尔任斯基却愿意将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切都交托在这条路上。
这就是他们的理想,遥不可及的理想。
“我身后的组织,是俄国革命组织。”面对着毕苏斯基那双疑惑质问的眼神,捷尔任斯基如此回答道。
没有正面回应自己的组织,也没有明确告诉毕苏斯基,自己组织的核心领导人是谁。
正坐在自己面前的人,是未来的敌人,他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情报信息告诉给他。
可就算是敌人,在利益方面也能暂时性站在一起。
在杜马会议还未正式成立之前,玛利亚就给他们上过一节课,并且着重点名一个核心要素。
‘理想与现实,必须分开清楚。’
‘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十分宏大,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在现实中的工作必须灵活多变。’
‘资本势力是我们的敌人,但同时也会成为我们利益上的暂时性盟友。’
这句话提醒了捷尔任斯基,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有些战争必须要打,有些敌对势力可以拉拢,盲目树敌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