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按照合同规定,克虏伯确实将军火给秘密运送到巴尔干半岛的几个国家里面。
特别是保加利亚。
在与土地接壤上,保加利亚边界与奥斯曼帝国的边界可以说是用一支笔画出来的边界线。
双方都不承认各自的边界线位置,于是便在边界处陈兵数万。
以前,哈米德二世还能在奥斯曼境内不断作乱。
他所带来的混乱确实给土耳其青年党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这些麻烦让恩维尔帕夏不得不把核心兵力都集中在国内,用来对付哈米德二世。
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只是想过来入侵他们的土地,但要让他们进攻伊斯坦布尔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他们缺乏大型攻城重炮。
反观哈米德二世,他是真正想灭掉自己的存在。
如果让哈米德二世继续作乱,以青年土耳其党人组建而起的新政府,将会被消灭。
前者是来入侵,后者则是危机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要如何抉择,答案不言而喻。
也正因如此,玛利亚才会让人民公社继续以游击战的模式进行抵抗,同时还要发动当地的人民群众。
由于奥斯曼帝国内的宗教问题过于复杂,一座城市里面就极有可能混杂了几个宗教势力,这就导致人民公社的工作十分困难。
毕竟,还未经过世俗化社会,很难摆脱对宗教的束缚。
无奈之下玛利亚只能让他们按照当前情况作出战略方针的改变。
但就算是这样,人民公社的力量依旧在不断壮大。
特别是青年土耳其党高层里面,就有一名被秘密发展的核心成员。
在好几次围剿人民公社的运动中,都是因为这名秘密成员的情报通知,才让他们安全躲开敌方的围剿,更有几次机会让人民公社发起反围剿行动,取得了巨大成果。
这名秘密发展的成员只有人民公社内部的核心干部知道,就连玛利亚都无法知晓。
当然,玛利亚并不在意,她反而叮嘱人民公社,一旦出现危机情况,便立即往亚美尼亚方向靠拢。
如今的亚美尼亚拥有了不少高加索地区运送过来的物质,算是有不少战力了。
只不过战斗力的强大从来都不是通过武器装备去判断。
装备的精良确实很重要,但并非决定战斗力的全部,因为人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