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有没有想过,让奥斯曼走向世俗化呢?’
这句话仿佛魔怔了一般,一直在凯末尔脑海中回荡着。
何为世俗化?
那便是将一个被宗教时刻影响着的地区或者国家里面,通过各种手段,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之间剥除掉宗教色彩。
事实上,如今的俄国也算不上是一个完全性进入到世俗化的国家。
在他们里面,仍旧充斥着各种宗教文化影响,就在不久前,甚至还出现了一位几乎被抬高到圣人耶稣这个地位的僧人。
凯末尔依稀记得这个僧人的名字,叫拉斯普廷。
尽管在后来,俄国官方宣称拉斯普廷已经回归天堂陪伴上帝,但通过这件事就可以知道,俄国的世俗化并不彻底。
甚至其内部的宗教影响还十分巨大。
只不过这些宗教影响多半只留在最为底层的人民百姓身上,反观中层或者上层结构的人,却没有那么强烈的宗教影响。
特别是俄国在科学发展这一方面,确实充满了奇迹和参考价值。
首先是俄国的科学家,这是科学界不可划分的一个核心部分。
然后是俄国的文化作品,也同样出色。
这样的国家,让玛利亚不禁产生一种错觉。
这是一个黑白分明的国家,对,就像是赛博朋克一样,充斥着极为恐怖夸张的贫富差距。
而生活在这样的帝国里面,这位公主殿下居然说出了世俗化的内容,着实是让凯末尔感到不解和疑惑。
这位公主的思维跳跃能力,也太强了吧。
事实上俄国也曾经进行过一次世俗化改革,而且是两次。
第一次是谢尔盖·维特,他想通过俄国的工业发展,改变俄国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进行底层人民对宗教观念的消除。
第二次是斯托雷平改革,如果是谢尔盖·维特所改革的方向是工业,那么斯托雷平的改革方向就是农业。
他想借此机会对整个俄国农业进行大规模优化,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对落后的农民进行改变。
而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农民进入更为先进的城市,以城市的氛围进行熏陶。
只可惜,俄国决策层内部的结构过于臃肿,政策实施起来不单缓慢,而且阻力很大。
这就使得斯托雷平的改革受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