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萨拉热窝发生后,维也纳很平静,奥地利也很平静。
整个世界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行着。
可是,各个国家的高层都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们认为会发生战争,而且也渴望着大规模战争,然而却又害怕战争会爆发,并且极力避免和逃避战争的出现。
这是一种极其矛盾的现状。
这种现状,即使是奥匈帝国内部也同样发生着。
奥匈帝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政权的国家。
相对于俄国和德国,奥匈帝国的内政十分复杂。
首先,奥匈帝国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这是一个异于其他帝国的国家模式。
登基之后,斐迪南不单成为了奥地利的皇帝,更是成为了匈牙利的国王。
而且奥地利和匈牙利都存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总理和议会。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二元国家,加上一大堆民族,强行组合而成的拼多多帝国。
而且帝国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首先,陆军元帅康拉德和***部长贝希托尔德希望发动战争,并且实施大规模屠杀,以作为复仇。
反观匈牙利总理则不愿意发动战争。
就算是发起战争,也绝不能发动大规模战争,只以夺取塞尔维亚领土为最终目的。
这样的分歧导致他们从七月初商量到七月十号。
虽说匈牙利总理和议会都不愿意发动战争,可是国家的核心权力已经掌握在皇帝手上。
只要斐迪南愿意打,匈牙利必然会支持皇帝的要求。
毕竟,萨拉热窝所刺杀的对象,是他们的皇帝。
这是一份耻辱。
通过一周多时间的交流和商讨,他们最终确定了决议。
然而,这份决议却遭到了驻维也纳的德国大使阻挠。
他要求奥匈帝国不能过快对塞尔维亚采取任何行动。
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是一个难以揣摩的人。
这一点,无论是英法,亦或是他们最忠诚的盟友奥匈帝国都如此认为。
所以,即使上七月初的时候得到了威廉二世的认可,但他们依旧不敢真正确保威廉二世的态度。
特别是这位德国大使的阻挠,更是让斐迪南皇帝有些犹豫。
但很快,这份阻挠转变成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