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冬宫召集,玛利亚速回(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7月26日。

最后通牒刚发出来的第一天。

这份最后通牒要求十分苛刻,虽说还没有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强度动作,但确实引起了一些重要国家的高度关注。

首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他对此事确实比较关心。

他连忙从自己的度假日子中回来,并且表达出自己的在意。

尽管德国总理贝特曼希望德皇能够继续度假,别再回来指指点点,他已经对这位满嘴开火车的皇帝有些不耐烦了。

但在身份地位上,威廉二世依旧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无权阻止。

为了确保不会打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威廉二世特意把法金汉和小毛奇给召集过来进行开会。

会议内容只有一个。

奥匈帝国是否真的要开战,这样战争会真的演变成何种地步。

会议中,小毛奇首先展现出自己的战略思考。

他认为这场战争必然会发生。

这份最后通牒所带来的要求过于苛刻,很显然是用来为难塞尔维亚。

而且经历过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国家常备军已经不足五万,武器弹药也同样缺乏。

这正是塞尔维亚最虚弱的时候,奥匈帝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但是,小毛奇对塞尔维亚的军队能力表达了认同。

尽管这个国家还不足以与大国抗衡,但因为高度的民族主义精神,让塞尔维亚国内人民高度团结。

一旦开战,奥匈帝国很有可能陷入其中。

对此法金汉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他不认同小毛奇对塞尔维亚的认可,尽管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军队确实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但是,第一二次巴尔干战争中,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过是奥斯曼和保加利亚。

在他眼中,这就是菜鸡互啄,不足为虑。

在是否会开战这一点上,法金汉确实与小毛奇一样,认为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然而他却认为奥匈帝国会速战速决,迅速掠夺土地和资源,然后就停止战争。

特别是如今的奥匈帝国皇帝斐迪南,他是一个精明的人。

与前任老皇帝弗兰茨比较起来,斐迪南的政策更加先进。

而且在他成为皇帝之前,他所管理的城市,无论是用人方面,亦或是政策方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