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俄军部署和玛利亚领兵(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灼热的金属,拖拽出黑色的浓烟。

长笛悠扬,似是哀鸣。

从察里津驶向圣彼得堡的列车,冲破了昏沉的黑夜,轰隆的轨道,颤栗着整片大地。

“殿下,我们已经正式宣战了。”

一名传令官在列车上,如此说着。

他丝毫没意识到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的影响,而眼前的这位公主,正一言不发地凝视着窗外的黑暗。

那深邃而又充满神秘的黑暗。

玛利亚十分清楚,即使这场战争还没有演变成世界大战,这一切都仿佛还能够进行调节。

但事实上,一旦展开,所有人都会被拖拽进去。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性。

只不过,让玛利亚感到有些诧异的是,如今的局势与自己上辈子的历史记忆中,出现了不少差别。

首先是萨拉热窝事件。

在自己的历史记忆中,萨拉热窝事件的核心人物是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安娜。

他们死在了第二波刺客手上,说来也奇怪,这第二波遇刺纯粹是巧合而已。

但他们还是死在这这一天。

紧接着就是七月危机和最后通牒。

但无论是哪一件事,老皇帝弗兰茨都没有做出十分过激的行为,直到最后才签下了宣战正式文件。

这可是通过正式宣战,然后再发动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也正因如此,塞尔维亚才能够有时间组织起抵抗力量。

可是,如今的历史却朝着玛利亚所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着。

萨拉热窝中死掉的人并不是斐迪南和他的妻子安娜,而是老皇帝弗兰茨。

尽管七月危机和最后通牒都出现了,但相对于原版的一战前夕,此次的七月危机更显得阴沉压抑。

这一切,都仿佛是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而且奥匈帝国不宣而战,斐迪南皇帝也利用自己一直以来积累的仁慈声望,让塞尔维亚放松警惕,最后给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是玛利亚所预想不到的开端,同时也是所有国家领导人和战略家所预料不到的开端。

玛利亚最担心的并不是塞尔维亚如今的局势问题,而是奥匈帝国将来的走向。

这个拼多多帝国并不强大,但这个不强大是跟俄国进行对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