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沙皇:我竟为革命出炮弹?(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每一个战场都陷入了僵局,每一名士兵都面临死亡。

西线战场正处于最为激烈的时候。

最为著名且大规模的战役,正是马恩河战役。

这场战役中,德因为军团调配不均的原因,最终宣告失败。

德军zong参谋小毛奇被威廉二世撤职,战争大臣法金汉取代了他,并且重新主导西线战场。

于是,在比利时的佛兰德斯田野上,德国与英法联军进行了一场极其麻烦且时刻遭到自然天气影响的战争。

西线战场在天气的原因下,陷入了僵局。

与此同时,东线战场也是如此。

华沙战场上,第四集团军已经抵挡住奥匈帝国的好几次进攻,并且将毕苏斯基给赶出了波兰。

而且,因为康拉德被围困的原因,原本负责进攻华沙的奥匈军队,有一大部分被强行调动过去协助他进行突围。

如此一来,华沙的压力得到了骤减。

玛利亚不清楚这究竟是斐迪南的要求,亦或是康拉德的越权行为。

因为只要这支军队继续进攻,华沙迟早都会失守。

能够在短时间内把塞尔维亚打成残废的奥匈参谋,按理说不应该会放弃华沙这一核心战略要地。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撤离对华沙而言至关重要。

同一时间,高加索战区也同样因为天气的原因,双方战场都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中。

约瑟夫要求军队驻守在此,率先将棉衣等御寒物资给运送过来。

反观奥斯曼这边,不知为何,如今的御寒物资虽说也在运送,但速度缓慢,远不如约瑟夫那边。

因此整个战区都陷入一种微妙的平衡,等待的,仅仅是一个突破时机。

————————————

九月初,夜。

风和雨,混杂在一起,铺满了整片天空。

一片丛林生着杂草的沼泽边上,是奥斯曼的堑壕阵地。

前面是一层又一层的铁丝网。

堑壕上的稀泥已经被寒冷的冬天给冻硬了。

监视哨站上,铺了一层白霜的防护铁板,正反射着暗淡的微光。

一名矮小健硕的军官翻过自己的堑壕,深呼一口气,飞快地跑到对面的堑壕上。

身子一沉,整个人都滑到别人的堑壕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