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整个地势都纳入眼帘,要想在波兰这里进行设防,必须拥有一定的纵深防御。
单靠第四集团军的兵力是不可能守得住奥匈也德国之间的进攻。
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到那时候必然会有援军。
波兰很重要。
对于整个俄国言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俄国进入西欧的重要跳板。
第四集团军之所以会驻守在波兰,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方便调动军队。
玛利亚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预备性设防。
将这片地貌完全纳入眼帘,脑海中已经构思出如何在波兰这里进行布防。
一切都预定之后,她立即召集自己的三名副将。
托斯雷夫将军、普开维斯夫负责南面对奥匈的防线。
他们将会率领自己的第五军、第二十二军,一共8个师的兵力,和二百多门火炮在此设防。
纵深沿着维斯瓦河往内部推进。
她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正是他们的设防位置,纵深八公里,分三个防御阵地。
为了确保炮弹和子弹数量充足,玛利亚让兵工厂彻夜加班,不能休息。
当然加班费是不会少给他们的。
紧接着就是西北防线,这条防线由玛利亚与邓尼金负责。
这条防线需要对付德军,同样是三个防御阵地,但每一条阵地纵深都有十五公里深。
兵力有十二个师,有不少兵力都从第五军和第二十二军那里抽调出来。
四十多门火炮架设在各个地方,碉堡堡垒也同样建设在各个角落。
只可惜时间不足,不然玛利亚还会建设地下防御工事,能够让士兵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进行战场上的穿梭。
对此,身为助手的罗科索夫斯基提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建造更为坚固的堡垒呢?”
他的问题也同样引起其他将军的疑惑。
堡垒可是防守方的一大杀器,坚不可摧且威力巨大,只要敌军刚冲过来必然要死伤惨重。
但玛利亚并不在意堡垒。
她十分清楚罗科索夫斯基的战术想法,用堡垒进行设防,只要堡垒之间连城一条防御阵线,敌军就很难攻进来。
这种战术在十九世纪的时候确实可行,但现在是二十世纪。
玛利亚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