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无政府主义(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什么是疯子?

行那常人所无法理解之事。

什么是天才?

做那常人所无法想象之事。

疯子和天才,往往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共同点。

而这一点,在十九世纪中旬,在某一个人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

这是他的名字,同时,他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称呼。

无政府主义者。

‘资本,在政治领域上是和政府类似的东西。’

19世纪中旬,在一次演讲下,他高举着手上的文稿,进行着充满热情澎湃的演讲。

‘经济上的资本主义、政府或权力机构的政治、和教会在神学上的观点三者都是同样一种概念,以许多形式互相连结。’

‘攻击其中任何一者便等同攻击全部三者。’

‘如同资本对劳工的影响、国家对自由的影响、教会对心灵的影响一般。这种三位一体的专制制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有害的。’

‘压迫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同时地奴役他的身体、他的意志、他的理性!!’

在那时候,他成为了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人之一。

第一国际的成立,联合了欧洲各地革命的流派组织,马克思与普鲁东也在其列。

只不过,二人的支持者却形成了鲜明对对立阵型。

‘马克思的理想,就是独裁主义!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夺去了权力,他们必然会成为和他们所反抗的统治阶级一样糟糕!’

这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坚决抗争。

自那时起,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达到了对峙的巅峰。

在1905年的俄国大革命之后,双方却又因为共同理想与革命态度,走在了一起。

尽管只有那么一会儿,却足以让人津津乐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只有17岁的年轻农工学徒,加入了这场抗争沙皇政权的伟大运动当中。

即使在1906年之后,这场运动逐渐趋向于消失,但其带来的影响,让整个世界的革命流派,都为之动容。

马赫诺就是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

这时候他还未成为无政府主义者,但已经接触到了革命思维。

一些同志向他如此解释何为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