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察里津一声炮响(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PS:之前的德国人更改为奥匈势力,德国那边太远了,我确实没考虑周全

漆黑的深夜,见不到一丝光亮。

空气,压抑得让人呼吸不过来。

抬起头,看向头顶上的夜空,彷佛要塌下来似的。

嚓——

一声轻响,火柴一划而过。

擦出的火光冲破了黑暗,为这间幽暗的房间,多了一丝光明。

微弱的火光,将玛利亚的样貌照得明亮。

火柴缓缓熄灭,尔后又是一根点着,又是熄灭,又是一根。

直至房门外的脚步声,缓缓响起,玛利亚才重新将这根还没熄灭的小火苗,点亮在油灯之内。

叩叩叩——

微弱的三声敲门,从门边响起。

玛利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进来,门没锁。”

咔擦,门被推开。

然后一道人影从外面走入。

油灯的微弱光芒,照亮了眼前的人。

马卡洛夫,锲卡内的干部之一。

“马卡洛夫也曾经是贵族之一,但是他值得信任,就如同您信任着我一样。”

在还没出发前来察里津时,捷尔任斯基就曾经如此地推荐过一个人。

同样是白俄罗斯贵族,同样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斗努力。

只不过,相对于捷尔任斯基,他比较幸运。

他逃到了莫斯科,然后响应了1905年的工人大运动。

不久,他加入了Совет组织,也正是那个时候,他与捷尔任斯基重聚了。

虽然说是老朋友,但捷尔任斯基并不会因为这个关系而随意推荐。

那是经过长久的观察与了解,才将此人推荐给玛利亚。

而玛利亚,也欣然接受且提拔了这位干部。

“若我不在,他可以代替我。”

这句出自捷尔任斯基的话,玛利亚铭记于心。

而现在,正是时候。

“市长。”

立于五步之遥,马卡洛夫将手上的文件放置在玛利亚面前。

他立正站姿,行了一个类似于俄国军礼的敬礼。

然后便站到一旁。

“辛苦你了。”

门外,吹入了寒风。

刺骨风冷风拂过灯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