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日德兰与波罗的海(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鲁登道夫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兴登堡的认可。

波茨坦会议他没有参加,因为那时候的兴登堡还处于职业生涯中的低迷状态。

可是,兴登堡所在的德国波兰方面军中,却存在着不少军官,他们都曾经参加过波茨坦会议中的一些宴会。

在这些宴会里面,身为帝国公主的玛利亚不断吹捧自己的父皇尼古拉二世。

有些军官持有怀疑态度,有些军官表示极有可能。

兴登堡就是前者,他并不认为这位沙皇拥有极高的军事天赋。

是的,他很赞同军官们对这位俄国第三公主的正面评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巴尔干第一次战争,就是他们之间的战争。

兴登堡协助着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不断打击前来侵犯的巴尔干同盟。

与此同时,玛利亚公主也协助者巴尔干同盟,不断击退奥斯曼军队。

这是他们双方的间接交手,也因此兴登堡十分认可玛利亚的能力。

然而,沙皇也是否如此?

对于此事,兴登堡持有怀疑态度。

即使公主玛利亚不断吹捧沙皇,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忠诚的女儿对自己父亲的敬畏与崇拜罢了。

可是,当鲁登道夫说出自己的理由时,他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第一次对东普鲁士入侵,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几乎要捅穿整个东普鲁士。

一旦东普鲁士失守,西普鲁士也必将沦陷,到时候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攻入柏林。

临危之际兴登堡成为了总指挥官,但也为俄军的数量庞大而感到一阵后怕。

然后就是第二次东普鲁士战争,这一次也同样惊人。

毫不客气的说,兴登堡确实是没察觉到俄国的行动,他以为俄军的重心已经集中在奥匈帝国身上。

完全没想到,俄军居然还敢再来一次大规模入侵性进攻。

若非他截获了俄军的电报,恐怕他们是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六十万俄军。

那么这一次呢?

兴登堡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鲁登道夫的书信上。

如果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俄军打算通过海上力量,重新攻占沿海地区,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攻得下布列斯特。

而且负责这次进攻的军队,是英国远征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