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来自日本的同志(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1913年……

凛冬的飞雪弥漫在察里津上空。

白茫茫的雪花,如同给了这座城市套上一件银色素装。

刚忙完的玛利亚走出窗外。

肩上披着一件厚重的大衣,蔚蓝色的眼眸深深地看向这片雪白色的世界。

那感觉,宛若隔世。

从美国回到俄国之后,玛利亚便一股脑地扎进在工作里面。

军队、城市、农业、经济和冬宫那边的事务,她都必须尽心尽力,不能有任何放松警惕的想法。

她很庆幸自己身边有着这么多同志。

约瑟夫的内政,捷尔任斯基的情报,还有托洛茨基的纵深发展。

是的,现在的托洛茨基并没有在察里津内。

在进行发展时,约瑟夫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建议,让察里津的纵深发展起来。

俄国的领土面积很大,但事实上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却很少。

就以西伯利亚为例子,事实上西伯利亚并非不可发展,仅仅是因为发展起来很麻烦,而且很耗时间。

俄国西部的东欧城市是最合适发展的地方。

不单与欧洲各国接壤,更是存在着拥有巨大黑土面积的欧洲农场乌克兰。

因此,与其耗费心血去发展俄国的东部,还不如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西部土地。

这样一来,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说,甚至可以时刻提防来自欧洲的威胁。

所以,约瑟夫认为,他们可以往沙俄政府所不愿意管理的地方进行发展。

当然啦,这样的发展并不是开荒,而是做好一些设施建设。

这种准备是为了做出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是为了以后对荒地的开荒,特别是西伯利亚。

如果说乌克兰是俄国的粮仓,巴库是俄国的油田,那么西伯利亚就是俄国最为庞大的自然资源仓库。

在这里拥有着数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优质木材、矿物质,就连黑土也在这里大量存在。

由此可见,西伯利亚是俄国的巨大仓库,就算是单纯吃资源老本,也足够俄国吃很久很久。

当然玛利亚可不愿意让国家走向资源出口这样的经济方式。

要想真正让国家走向强大,就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产业,而非出口资源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