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大规模总动员(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首都索菲亚的收复十分成功,被救走的奥军也已经通过奥军的海军舰队,通过爱琴海撤回到他们后方大本营处。

希腊舰队曾想过借此机会进行拦截,但碍于奥军的两艘战列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经过稍微的休整过后,俄塞保三国联军便再一次启动。

国际上,这场战争吸引住了不少人的眼球。

一些巴尔干小国也开始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身为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黑山派出两万人前来参战,其他小国也陆陆续续加入其中。

顿时间,奥斯曼成为了众矢之的。

只不过小国所能提供的支援实在是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在主要战场上,保加利亚更是不愿意让这些小国军队进入自己的国家领土内。

若非黑山国王尼古拉一世与费迪南一世有不少交情,尼什边界防守战中也提供了很多支援,恐怕也会对他的两万人支援直接拒绝。

毕竟,由玛利亚所率领的八万俄军,其威慑力更加巨大。

接下来就是对保加利亚的剩余领土夺回战。

这些战争异常顺利,甚至没有遭到多少抵抗就被费迪南一世给收了回来。

只不过碍于战争需求,费迪南一世并没有分出很多兵力到这些领土上,而是派出些许部队作为警卫员,用来负责秩序安全。

这段顺利的收复领土过程让玛利亚感到了不解,正当她还在思考这里面的缘由时,奥斯曼军队内部开始发生大变。

首先是那名总司令,因为过于刚愎自用,加上德国顾问的举报和谴责,他被撤职查办,或许还要面临刑罪。

名叫努尔丁.易卜拉欣帕夏的步兵将军成为了这支奥斯曼巴尔干方面军的总司令。

他将当任这场抵抗巴尔干国家入侵的战争。

如今退回来的军队还有二十万,加上临时招募且拉到前线阵地的三十万人,一下子这支巴尔干方面军又强壮了起来。

与此同时,恩维尔帕夏接受了参谋长兴登堡的建议,以埃迪尔内省的亚得里亚堡为核心防线,进行大规模阵地防御。

无数防御工事被建立在亚得里亚堡上。

士兵们整装待发,数百门火炮正一点点地被推到阵地上。

在亚得里亚堡面前,则是一条条错综复杂的堑壕,堑壕以弧形的方式把堡垒给包围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