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威威一笑,生死难料(第1页)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所有战区都在蓄势待发。

俄国境内,一大批物资正通过列车,源源不断地朝着各个战区进行物资与人员的运输。

有统计学家计算过,每当他们需要进行一场大战时,都需要耗费巨额的国家财富。

如今的俄国金库已经见底,他们必须通过内部剥削,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行战争。

这种做法正一点点积累着国家内部的情绪矛盾。

当然,即使如此尼古拉二世也并不在意,而是继续着自己的战争梦。

新重新编制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已经准备就绪,喀尔巴阡山脉的防线部队,正不断地往北方调动。

如此一来,喀尔巴阡山脉防线逐渐松缓。

事实上这是一项无奈之举。

奥匈帝国的军队依旧强盛,隶属于巴尔干同盟的国家已经陷入恐慌,塞尔维亚正处于毁灭边缘。

每当奥匈帝国在奥塞边境稍微弄点风吹草动,塞尔维亚当局都会被吓个半死,完全睡不着觉。

为了防止奥匈帝国再来一次突然性进攻,他们还得不断备军。

而这种无节制的备军,更是让塞尔维亚这个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要知道,现在的塞尔维亚内部,其大部分工厂农田都已经被毁得七七八八。

每一次备军,都会让塞尔维亚内部矛盾积累几分。

国王彼得一世已经听说了,在某个地区,正有一批农民和工人正蠢蠢欲动,试图掀起反抗塞尔维亚政府的叛乱。

而这种事,正每日增加。

反观奥匈帝国,他们只需要用几万人就能防住整个塞尔维亚。

至于是否要毁灭塞尔维亚,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是的,塞尔维亚会自我毁灭。

也正因为塞尔维亚的失败,奥匈帝国原先所拥有四十个师的兵力,如今也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喀尔巴阡不可能放弃,这一点即使是斐迪南皇帝也十分清楚。

因此,在康拉德战败之后,他又开始对喀尔巴阡进行布防战争。

而且也正如同玛利亚和布鲁西洛夫所认为的那样,康拉德已经从陆军元帅这个位置上被拉了下来。

似乎在某一天上午,突然间出现一支游行队伍,他们抗议康拉德的牺牲行为,政府内也有很多官员站了出来反对康拉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