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三更)(第1页)

第0411章:东方不亮西方亮

突然,董婉晴好像傻了一样,放声背诵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先是董婉晴一个在背诵,然后是白相生和白相宜兄弟俩跟着母亲一起背诵,到了后来,会场上的人,全都跟着她们母子仨一起背诵!那朗朗的背书声,似乎又把大家带到了昔日那个学堂上!董婉晴手拿课本,用自己来甜美的嗓音,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下面同学们齐声朗诵的画面。

可以说,现场年龄尚小的人,基本上都是董婉晴的学生,也都听过董婉晴深情地背诵。董婉晴平生最喜欢的古诗文之一,就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因为她特别赞成,周敦颐所说的那句话,“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她也反复地教导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想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青莲!

不曾想,这句话被不爱学习的儿子白相宜深深地记了下来,融化进了血液中,烙进了记忆深处,成就了今天的伟大创造!这的确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她的印象中,儿子一直是个顽劣成性不知悔改的逆子。董婉晴因循着那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语,早已经对儿子白相宜失望透顶,猜想着他必定是一事无成,终老一生。谁曾想,这小子,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学习上没有建树,竟然在玉石雕刻上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难道真应了那句西方谚语,“上帝为你关上了门,必定会为为你开启一扇窗!”看来,不能完全用学业成就来衡量一个人,学习仅仅是人生的一个方面,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绩,不一定就不会在人生的其他方面取得成就!我董婉晴真的错了,错就错在用学习这一把尺子来权衡所有学生,忘记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此刻的董婉晴真的是百感交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更是为了自己一生所挚爱着的教育事业!这个要强的先生,第一次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教育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可是,想通这一点儿,太晚了,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甚至是与儿子二十的恩恩怨怨,才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