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每日都上早朝,也会与皇帝相处一段时间,虽然圣意不敢私自揣摩,但总归对皇帝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皇帝今日这番话,让众位大臣听出不对味儿来了。
但又不知道皇帝心里打的到底是什么算盘,能身居高位之人,自然都是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对为官为臣之道,深有所悟,自然圆滑万一,不敢有违圣意。
所以,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了,但不得不说的是,皇帝拿出来的彩头,却有些大,大到让文武百官,都一时惊讶无声。
右丞相一职!那是什么概念?没有人会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拿出悬空已久的右丞相职位,作为胜出者可以获得的彩头呢!
火越国的众位文武百官,众所周知,自打皇帝登基以来,右丞相职位就是悬空的,朝中一切事务,基本都是由皇帝和左丞相慕容天商定以后,才交由六部处理的。
好几年来,奔着右丞相之位的官员,不是没有,但皇帝全都没有松口,所以说右丞相之位,至今不知花落谁家,难道,这右丞相之位的人选,今日就要诞生了吗?
圣意不好揣摩,众臣自然不知皇帝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竟然拿一个国家中举足轻重的右丞相职位,当起了赌注,而且还让毫无做官为吏经验的年轻毛头小子,一跃成为丞相,看来是右丞相之位,他们这些官员是不用惦记了。
既然彩头是右丞相之位,举子们当然不是做一首诗比试那么简单,皇帝与所有大臣们简单商议以后,才制定了出了比试的题目。
参加比试的人选,自然就是那十位新晋的举子与司徒夜。
能参加科举之人,全都是文士出身,最少也是个秀才出身,文采自然不低,简单的诗词歌赋也就不用考了,皇帝也没有为他们准备笔墨纸砚。
而是口头问了这些举子一些问题,让他们各自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提前说了,无论说的对错,也不会怪罪于他们,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皇帝问的都是一些治国之策,以及民生水利工程,如何赡养国内的无儿女孤寡老人和儿童,每年的征兵数量,赋税增加或减少,盐税商税可按照商家的多少成抽取等等,反正,皇帝问的问题五花八门,几乎六部所有的问题,全都涵括在内。
那些举子,有的出身官家子弟,见识可能会多些,有的甚至出身寒门,能通过层层筛选,直到御前面试,全都是凭着死记硬背书本中的那些知识,硬拼出来的,一辈子之中,这都是第一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