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十五天,时秋一直奔忙于各个安置点,此时的青山县,一切已经井然有序了。此时的救援已经转为了清理工作,各区域也修起了安置板房,供灾民居住。临时的学校、集市也建立了起来,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快速展开了。
此时的人们已从当初的惊恐、绝望中逐渐走了出来,如同阴沉许久的天空,总会在云层中透出阳光,一点一点照亮内心的阴霾。
而时秋他们,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也到了离开的时刻,16号的晚上,她收拾完了行李,独自一人在安置点逛逛,想要把这片土地再看一看,直到记牢在心里。
这段时光对她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胡思乱想时,已经走到了青山县的广场上,之前的宣传栏处此时贴了各种各样的纸条,上面写了各种各样的寻人讯息:
“寻青山中学高二六班的罗雨夕,大家都很想你,请你看见信息后,快些回到教室,我们都在等你!”
“麻烦大家帮忙寻找一个叫李函博的八岁小男孩,他于2号下午被人从废墟中救出,当时双臂双腿明显外伤,但意识清醒,因情况紧急未做登记,希望看到孩子的人尽快与我联系,谢谢!”
“我是一名志愿者,在青山县帮助受灾伤员的,有一位阿姨与她十岁的女儿失去了联系,请大家帮着找一找,小女孩名叫吴若玲,在青山县小学三年级一班就读,谢谢大家了!”
“爸爸,你在哪里?我找了你整整三天了,我跑遍了每一个安置点,也在你当时可能出现的废墟处喊了你那么久,你为什么不回答我?爸爸,你快回来吧,求求你了!我很想你,很想很想……”
……
时秋一条一条地看下去,不知不觉已是热泪盈眶,她是一名专业的心理援助师,她见惯了人生悲苦,可还是忍不住难受。
这不止是寻人启示,这更是苦难中的人们倾诉苦楚,寻找心灵寄托的地方,每一封写的都是思念。
她的视线逐渐往下,直到看到最后一条,那上面遍布凌乱的字迹,写到最后,几乎是无法辨认,而上面的内容却让她瞪大了眼睛,心脏狂跳了起来!
时秋瞬间石化,那数排文字像有魔力一样牵扯住她的视线,直到泪眼模糊。末了,她用力撕下了那张纸,揣进了兜里,然后逃也似地离开了宣传栏。
第二天,他们坐上了回南江的飞机,飞机起飞之后,时秋一直盯着窗外,看了许久许久。董一铭伸出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