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清太宗的秘密(第1页)

这是一篇祭文。

我曾有幸在史书上读到过,是一篇在皇太极情深意笃的宸妃海兰珠薨了以后,皇太极在每每祭拜她的时候,为她亲笔写下并咏诵的祭文。

而我身为叶赫那拉氏的后裔,祖上曾为满洲最古老的部落叶赫国,居于长白山麓,也是满洲各部的盟长。

可惜天命四年,努尔哈赤覆灭叶赫国,并立了自己的妃子叶赫那拉氏为后。

待到爱新觉罗·皇太极嗣立,皇太极又念于血缘亲情,不忍将叶赫那拉一族铲除绝灭,正是如此,我们那拉氏一脉才侥幸得以相存。

故此,对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我身为那拉氏的后裔,或多或少于他也是心念感恩的。

思绪延伸得有些缥缈遥远,我重新拉回了视线,眺望着戏台上的诸多人影,迟疑了半晌,还是选择向着戏台靠近了过去。

戏幕起,戏人灼灼,霓裳夭夭。

几名粉墨画皮的戏子唱的戏文,正是皇太极祭拜宸妃海兰珠的这一段。

“皇帝谕祭关雎宫宸妃,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

一袭米色素麻袍的“皇太极”,神态忧愁,他捧着一本符纸簿子,正目光凄恻地抬首遥望着上空某个方位,并深情地咏诵着他写给海兰珠的祭文。

环绕在他的四周站立着的,是数名身披长齐脚面的绛色僧裙、上身外披暗赤色袈裟的藏密喇嘛,喇嘛们均垂首而立,合十双手低声咏诵着梵语经文。

祭拜仪式末了,扮演皇太极的戏子又恸哭着唱了几曲表达对宸妃海兰珠的缅怀之情,水袖遮面,那种难以落墨的刻骨情殇全部融入了粉墨当中,生生教人催泪。

几曲结束,数位喇嘛向着空空荡荡的看席谢幕行礼。

我本以为这一阙《台王祭妃》便是蒙田法师要我看的,可在我正不解他这一举动究竟有何意欲之时,台上的“皇太极”却并未离开戏台,反而与其中一位妆染有几分不善的藏密喇嘛,一同留在了戏台上。

“皇太极”戏袍翩翩,负手垂立,方才那入戏的娇醉此时早已从脸谱上一扫而空,他肃穆地沉声对面前喇嘛说道:“朕还有最后一事相托。”

“陛下请尽管吩咐。”喇嘛合手欠身道。

“爱妃生前染病缠身,朕却仍于以要务为重,在疆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