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听不见的声音(第1页)

锣鼓点子仍然在响着,这套锣鼓点子似乎没完没了,就好像鼓佬倌擂到了兴头上收不住手,上村的广义擂起鼓来也是这样,非要等他一套锣鼓点子打完戏才能开场,他若是高兴起来打半个时辰,观众也只能由得他。但我的小叔叔心里知道,其实这锣鼓点子并不自由,在他的耳朵里听起来,是一面大鼓带着四面铜锣,但其实还有一种他听不到的乐器,才是真正指挥着牛皮大鼓,指挥着四面铜锣,在这条原本并不宽广的河面上,形成了万兽奔腾的气象。

我的小叔叔现在也不觉得这套锣鼓点子别扭了,他虽然听不到那个乐器发出的声响,但他既然已经知道了还有一种乐器,脑子里就会把那漏掉的一拍给自动补上。小叔叔一边按着拍子,心里一边琢磨着,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乐器。他是一个懂行的人,一般戏曲里面用到的器乐也就那么几件,无非锣、鼓、铙、钹、板、笛、笙、琴、弦。像京剧里面的锣鼓点子多用的是大锣、小锣、单皮鼓,昆曲用的则是点鼓、齐钹、大小锣,还有些比较古老的地方戏种里面会用到钟。不要说练家子,就算是老票友,跟他说这是演的什么戏,他就知道会用上哪几件乐器。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在琢磨这套锣鼓点子像是哪个戏种里的哪个曲牌,但小叔叔并不往这上面想。我之前说过,我的小叔叔虽然只是个唱戏的,但他在县城读过书,懂科学,而且他还很聪明,他脑子里在想的是,究竟是什么乐器能发出振动频率这么高的声音,高到连他自己久经训练的耳朵都无法捕捉?人的嗓子能发出的音调最高是 1 千赫;二胡的弦子若是捻紧了,能发出 2 千赫的音调;笛子的音调最高能达到 4 千赫;镲子打得刺耳,音调最高能达到 10 千赫,还有什么比镲子的音调更高?

我的小叔叔在脑子里拼命回忆他在课本上学到过的那点儿科学知识,可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集中精神,我的小叔叔觉得自己的脑子不断地在走神,他不知为什么,老是去想到县剧团里那个打鼓佬,年纪跟小叔叔差不多大,因为他南曲北调的各种套路都能打,所以在县剧团里面很有地位,人称六爷。这个六爷在跟小叔叔吹牛的时候曾经说:「鼓是唱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这才叫作鼓韵。就说这惊梦吧,这是杜丽娘睡着了做梦呢,您不能给人家打醒了……」

这种时候了还扯什么杜丽娘!我的小叔叔真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但他仍管不住自己的脑子,老去想着杜丽娘,他总觉得自己就要想起什么关键来了。六爷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