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节 鬼戏(第1页)

目连戏这个东西,不少人应该都听说过。它是从唐朝一个名叫「目连救母」的讲经故事演变过来的,大致上讲的就是有个叫目连的人,他母亲犯了错,被打入阴司地狱,这个人如何进入阴司地狱,经历种种考验,最后把他母亲给救出来的事。

这个戏之所以是非常出名的鬼戏,一方面是这个戏讲的是活人进入阴司地狱,遇到各种厉鬼,演起来很是阴森,另一方面是这个戏其实是个丧戏,就跟我们这儿的神戏(就是我最前面说的阳戏)一样,是专门在守丧出殡时候演的戏,起的是个驱邪超度的作用。很多地方有人死得特别凶,或者遇到火灾、瘟疫、水患之类的,一下子死了很多人,除了请道士和尚念经之外,还要再请一个目连戏班子,连演七天七夜。

不过我的小叔叔告诉我,目连之所以被叫作鬼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演这个戏的不一定是人,很有可能是鬼。

我的小叔叔说,你仔细去看,目连戏一演就是好几天,里面各式各样的角色特别多,但一个目连戏班子的人却很少,往往一个戏班子加上乐师不会超过十个人,而且通常一个戏班子都是姓同一个姓的。毕竟死人这种事不是天天遇得上,目连戏班子不像别的戏班子可以天天开张,人多了那是根本养不过来的。

你要是问他们那么点人,怎么能演出台上那么多角色来,他们会跟你说他们是一个人轮换着演好几个角色,但你要是仔细去数,就会发现戏台上同时出现的角色会远远超过这个戏班子的人数,这时在台上演的就不全是人,而是有鬼混在里面了。

这也是为什么演目连戏的规矩特别多。目连戏演起来叫两头红,就是不管演几天,必须在落日的时候开始演,在日出的时候结束,而且演的过程当中,演员是不吃不喝,也不能跟人说话的,所有角色除了观音、财神都必须戴面,这都是为了方便掩饰戏台上的那些鬼。演目连戏之前要起殇,说是招魂,其实就是召鬼;要放猖,是为了避免召来特别凶的鬼,不听戏班子使唤,不肯好好演戏,在台上捣乱,甚至闹出祸事来。

不过我小叔叔说,那都是过去了,现在的目连戏班子,很多都已经没本事起殇、放猖了,只会做做样子。但要是我遇到了真正的目连戏班子,尤其是梅山那边唱苦目连的戏班子,就必须要小心了,他们起殇、放猖的本事很厉害,可以让死人开口,活人受罪,得罪了他们,就不得不破财消灾了。

我前面说过,我们这儿在丧事上演的是神戏,不是鬼戏,所以很少有演目连戏的班子。我小时候只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